強迫癥在我的臨床工作中是一個難點,也是一個重點,為什么呢?從精神疾病的分類中看,強迫癥屬于神經(jīng)癥的一種,屬于輕性的精神疾病,但是,實際上強迫癥的治療遠比抑郁癥,焦慮癥難治,大多殘留有癥狀,給患者和家屬帶來了很大的痛苦,寫這篇文章,是希望大家對目前的強迫癥的藥物治療有一個認識,給廣大患者和家屬帶來一些幫助。北京回龍觀醫(yī)院精神科趙振海
什么是強迫癥呢?
強迫癥是一組以強迫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一類神經(jīng)癥,強迫癥狀一般包括:
① 強迫觀念:患者反復思考一些想法,觀念,記憶,情緒等內(nèi)容。
、 強迫行為: 患者反復做一些沒有必要的行為,如反復檢查、反復洗手、反復計數(shù)等。
強迫癥狀一般具有以下幾點特征:
1)患者明知強迫癥狀不對但無法控制,因為一旦控制不做,就會出現(xiàn)緊張,心慌等嚴重的焦慮表現(xiàn),為了避免焦慮的發(fā)生,患者只好去想去做。我們把這個特點稱之為有意識的自我強迫和反強迫。
2)患者能夠意識到這種強迫的意識和沖動來自于自我,而不是來自于外界,是自己的想法。
如果一位患者得病時間久了,可能自我的強迫和反強迫不強烈了,他已經(jīng)適應了這種強迫癥狀,但是一位新患者的話,一定會有明顯的有意識的自我強迫和反強迫。這是診斷強迫癥的關(guān)健點。從臨床上看的話,有一些不典型的強迫癥患者,發(fā)病一段時間后出現(xiàn)了精神病性的癥狀,診斷也更改為精神分裂癥,及時識別強迫癥狀的特點,并加以合理的藥物治療,對患者的預后有很大的幫助。
注意:對于精神分裂癥等精神疾病患者來說,出現(xiàn)強迫癥狀也是比較常見的,一般認為可能是疾病本身導致的,也可能是抗精神病藥物的副作用:藥源性強迫癥狀,以氯氮平最為常見,如果患者有類似的表現(xiàn),請及時就診并給予相應的藥物治療。
強迫癥的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