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您有強迫癥,您現(xiàn)在就可以學習到最先進的治療模式。過去二十年當中,行為治療對于強迫癥有極大的功效。在這手冊當中,教導您成為自己的行為治療師。學習某些基本的強迫癥知識,了解強迫癥是源自于身體因素,并且是可以治療的。您可以克制強迫動作的沖動,與控制惱人的強迫思考。
研究顯示“暴露與不反應”是治療強迫癥的有效方法。除此之外,強迫癥病人在專業(yè)的指導之下,學到如何在強迫想法的刺激之下暴露自己。且學習如何對抗強迫想法、沖動。例如:指導一位過份怕臟的病人,去摸臟東西而禁止洗手,這個技巧就叫做“暴露、不反應法”。您將學到避免習慣性的強迫行為,而以新的、健康的行為取代。
本手冊基本上是讓您了解強迫性想法與行為是如何來的,您可以學習如何處置強迫癥所導致的焦慮與害怕。適當處理您的害怕可以讓行為治療更有效。這里要強調的四個步驟如下:
一、 再確認。
二、 再歸因。
三、 轉移注意力。
四、 再評價。
步驟一、再確認
第一步最重要的就是學習“認清”強迫癥的想法與行動?赡苣稽c都不想去做這個步驟,但是您必須努力的,全心的覺察,以便了解此刻的困擾是來自強迫性想法或行為。
每天的覺察幾乎是自動化的、膚淺的。“全心的覺察”是更深刻的、更仔細的,且要經(jīng)由專注努力才能達成。記住想改變腦部的生化變化,來減少強迫性沖動可能要花上幾周或幾個月。若想在幾分鐘或幾秒鐘內趕走這些強迫癥狀,是會讓您失望的!事實上反而會讓強迫癥狀更嚴重!在行為治療當中要學習控制自己不對強迫性想法作反應,不管他們有多干擾。目標是控制你對強迫癥狀的反應,而不是去控制強迫思考或沖動。
下兩個步驟是幫助你學習新的方式來控制你對強迫癥狀的行為反應。
步驟二、再歸因
自己對自己說:“這不是我,這是強迫癥在作祟!”強迫性想法是無意義的,那是腦部錯誤的訊息。你要深切的去了解,為何急著檢查或“為何我的手會臟”這么有力量,以致讓人無法承受。假如你知道這些想法是沒有道理的,那么為何你對它要反應呢?了解為何強迫思考是如此的強烈,與為何無法擺脫它,是增強你的意志力和強化你去抵抗強迫行為的重要關鍵。這個階段的目標是學習“再歸因”:強迫想法的源頭是來自腦部生化的不平衡。
在腦部有個地方叫做“頭狀核”,就是這個地方生病了所以得強迫癥。頭狀核是個過濾訊息的場所,就像汽車的變速器般,它接收前腦的訊息,而前腦是計劃、思考與了解的地方。頭狀核有障礙則會有強迫癥狀出現(xiàn),所以思考動作都會不順。前腦變得太活躍,用太多能量,就像車子陷入泥淖中,不斷地轉動輪胎,但是卻越陷越深。前腦的部分稱之眼額葉皮質,因為發(fā)生錯誤的偵測回流以致陷入泥淖中。這可能是強迫癥使得人們有“事情有些怪怪的感覺,揮之不去”的原因,你必須做到讓這輛車離開泥淖。用手排檔代替自排檔,來修理這個故障的變速器。我們現(xiàn)在知道可以改變腦部的生化平衡,這需要花數(shù)周、數(shù)個月的時間。此時了解腦部扮演導致強迫癥的角色,有助于免除最令人挫折的“想要完全除掉強迫癥狀”的不正確想法。雖然無法馬上有大的改變,但是記。“你可以不必馬上對強迫癥狀做反應!”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學習將強迫想法、感覺擺一邊,然后做其它的事,如此可以幫助自己,改變腦部的生化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