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狂癥的病因
1.病前性格特征
躁狂的患者性格一般都很開朗樂觀、熱情好動、進取心強、精神充沛,脾氣急躁和情緒高昂,一旦遇有精神刺激不得宣泄很容易患上狂躁癥。
2.心理社會因素
重大負性生活事件,即不愉快、有“喪失感”、令人沮喪的生活事件,不僅與神經癥性抑郁和心因性抑郁有關,而且可以成為“內源性”情感障礙的發(fā)病誘因或促因。例如paykel指出:在既往6個月內有重大生活事件者,抑郁癥發(fā)病危險增高6倍,自殺的危險性增高7倍。而且生活事件的嚴重程度與發(fā)病時間有關,在經受嚴重威脅個人安全生活事件的一年內,發(fā)生抑郁癥的幾率較常人為高。
3.遺傳因素
遺傳素與躁狂癥的發(fā)病關系重大,家系調查及對精神疾病病人家屬的研究表明,病人親屬中的本癥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且與病人血緣越近者,患病的機率越高、同胞及父母為最高,而且發(fā)病年齡越小,遺傳因素作用就越明顯。
4.環(huán)境因素
環(huán)境因素對本病的起病有一定影響,多數(shù)病人是在精神刺激的影響下誘發(fā)起病,如父母責罵或受驚,工作壓力大、遭領導批評以及與親人爭吵等。
躁狂癥的高發(fā)人群
1.自強的女性
因為她們生活的確忙碌而充實,但卻缺了一塊,缺了身邊人真正的關懷。比如她的丈夫,他認為她足以獨當一面,不會給她什么建議。而對于躁狂癥患者來說,女性躁狂癥患者的比例在不斷的增大之中。
2.性格內向的人
狂躁癥是一種較高患病率的精神障礙,性格內向、孤僻、敏感,環(huán)境適應能力差,以及受到過精神刺激的人容易患上狂躁癥?裨臧Y的發(fā)病與遺傳、心理社會因素都有關。
3.高智商的人
智商高的人,想法往往很多,不同的想法在特定狀況下會互相較量。因此,大腦會受到強大的壓力。而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也多因其創(chuàng)造活動使大腦處于競賽狀態(tài),面臨壓力。盡管多數(shù)情況下,他們可以自我緩解,但有時也會被壓力壓倒,患上躁狂癥。
- 上一篇:躁狂癥吃什么好?介紹6款躁狂癥食療法
- 下一篇:3大人群易患躁狂癥 如何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