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真的那么可怕嗎?心理疾病的治療是不是就是心理咨詢?隨小編一起聽聽專家意見。
專家介紹:龔梅恩 主任醫(yī)師。廣東省醫(yī)學會精神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yī)學會心身醫(yī)學分會常委,廣州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心理科主任。
心理疾病≠“神經病”,發(fā)病率近16%
99健康網:你們醫(yī)院心理科以前叫精神科,后來改名為心理科,那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有什么區(qū)別?
龔梅恩主任:心理疾病就是精神方面的疾病。為什么將精神改為心理科呢?是因為人們對精神疾病有很大的誤解,提到精神疾病就以為是日常罵人所說的喪失理智的"精神病",事實上,喪失理智的精神類疾病如精神分裂癥所占比例非常少,只有1%左右。實際上精神疾病發(fā)病率最高的是各種情緒障礙,如抑郁癥、焦慮癥、強迫癥、恐懼癥等等。發(fā)病率大概有16%,需要前往心理科就診,如果再加上睡眠障礙等就更多了。以前叫精神科比較容易產生誤解,許多患者不愿接受治療,現在改稱心理疾病、心理障礙或心理失調更容易讓大家接受。
龔梅恩主任:對一般人來說,這并沒有絕對的標準,如果明顯感受到心理上的痛苦,比如焦慮、抑郁、恐懼、失眠等又難以通過自我調整方式去緩解,或者除了心理上的痛苦外伴有一些查不到身體上有疾病的軀體癥狀,比如頭痛、肌肉緊張等等,又找不到明確原因的或者對癥治療效果不佳。可以前往心理科咨詢就診。
心理疾病≠心理問題 有病要早治
。梗菇】稻W:診斷心理疾病最主要的依據是什么?
龔梅恩主任:對于醫(yī)生來說,診斷心理疾病我國是有一套嚴格診斷標準的:《中國精神疾病分類與診斷標準》,主要是根據癥狀、病程、嚴重程度和排除標準四個方面進行診斷。
心理疾病首先要有癥狀,比如焦慮病人,最主要的癥狀就是過度擔心,沒事擔心有事,小事擔心成大事;然后是緊張,肌肉緊張導致頭脹、頭痛和脖子很緊等等,嚴重的甚至坐立不安;再者就是內臟的癥狀,以前叫做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癥狀,現在叫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癥狀,比如心慌氣短、胃腸不舒服等等。要具有確實的癥狀才能診斷。
- 上一篇:專訪:長假結伴出游有利心理健康
- 下一篇:如何走出失眠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