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因兒童心理健康引發(fā)的各種問題,不斷見諸報端。
來自新疆精神衛(wèi)生中心今年一季度的數據統計顯示,因心理問題前來就診的兒童占到心理門診就診患者的1/4,每天的接診量在20人左右。新醫(yī)大一附院臨床心理科兒童心理門診年接診量也在500人左右。
2006年,烏魯木齊市教育局曾對600余名中小學生進行了心理健康問卷調查,結果表明,68%的學生認為心理壓力較大。此外,還有相當比例的學生焦慮、緊張、厭學情緒嚴重,和家長、老師溝通不暢。
一項對22個省市的調查顯示,中國青少年兒童因心理不健康導致行為問題的有12.97%,在人際關系、情緒穩(wěn)定和學習適應方面的問題尤為突出。
是什么讓花季兒童這樣“心事重重”呢?專家指出,一方面,精神障礙會有遺傳性;另一方面,后天的家庭教育直接影響孩子心理,因這個原因導致患上心病的孩子占到七成左右。
心理健康常被忽視
“兒童的心理世界是最重要的,但是經常被忽視。”高明學如是說。目前社會上對心理咨詢的重視程度呈現出一種倒金字塔結構,即對成年人的心理問題比較重視,然后是大學生、中學生,最末端是兒童。“很多家長并不了解,兒童時期的心理教育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怎樣的影響。”
讓沈小希等兒童心理專家擔心的是,“很多家庭往往是發(fā)現孩子心理存在問題了,或者是由于這類心理問題容易表現出來,才來找我們咨詢,這就造成了很大的隱患。”
高明學說,當“問題少年”越來越多,兒童心理問題日益突出的時候,家長們應該思考,到底是孩子出了問題,還是自己出了問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氛圍和父母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影響尤為重要,家庭氛圍的和睦與否,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健康成長,F在的研究發(fā)現,50%的兒童精神障礙問題來自家庭,甚至成人的精神問題都可追溯到兒童期的家庭問題。而孩子性格塑造最關鍵的就是在于孩童時期的家庭教育。
沈小希說,家長如果對孩子缺乏撫愛、父母在教育方法上態(tài)度不一、兒權至上、經常懲罰、過分苛求、不守諾言等,都會對兒童的心理健康有嚴重影響。
學?謶职Y:害怕上學
一到開學,8歲的雯雯就開始肚子痛了,還會伴有頭暈、惡心、胸悶、嘔吐等癥狀,這種情況去年新學期開學時就發(fā)生過。
雯雯的媽媽只好帶她到醫(yī)院去看急診,卻查不出身體上有什么問題。后來,在一位醫(yī)生的建議下,帶雯雯進行了相關的心理測評,心理醫(yī)生給雯雯下了診斷:“學?謶职Y”。
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心理醫(yī)學科一位醫(yī)生說,每年開學后的一兩周內,很多來就診的孩子都有“學?謶职Y”。
烏魯木齊海景心理咨詢中心兒童心理咨詢師沈小希解釋說,“學?謶职Y”的病因很復雜,發(fā)病誘因大部分緣于在學校里的不良遭遇和生活中的負面生活事件,比如學業(yè)受挫、被老師批評,或者遭遇人際關系問題,如同伴關系不佳或學校老師的批評等。孩子在處理和接受不了的情況下,他們的情緒就出現了問題。
據臨床統計,三分之二以上“學校恐懼癥”患者的家長過分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而且不單成績差、淘氣、常被老師批評的學生才怕去上學,學習成績很好的孩子一樣會得“學?謶职Y”。此外,也有的孩子因為父母的關系不和睦,而產生了厭學情緒。
烏魯木齊熙康心理咨詢中心主任高明學說,“學校恐懼癥”很常見,幾乎每個孩子在一定階段都會出現這種恐懼反應。家長應改變家庭里不良的親子關系和教育方式,以及自己不良的生活方式。
一旦診斷孩子患有“學校恐怖癥”后,家長應盡早帶孩子接受心理治療,不要拖,治療越及時效果越好,以免患兒長期不去學校,荒廢了學業(yè)。如果孩子在學校受過同學欺侮,建議老師干預同學停止欺侮,設法為孩子換一個班級甚至是轉學,使孩子離開已經產生了心理陰影的環(huán)境。
心靈受挫癥:內心郁悶
在外人眼里,6歲的女孩小潔是個快樂的孩子,聰明伶俐,在班里表現得也很積極,學習也很好。但在家里,孩子卻總表現得憂心忡忡。并且,她還常常會畫一幅莫名其妙的畫:遠處一座小山,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幾個人抬著一件東西向遠處走去,遠處有一座墳塋……有一天,小潔突然跟媽媽說“如果我死了,你會怎么樣?”聽到這樣的話,她的媽媽非常吃驚。
高明學分析說,小潔初給人的感覺是挺快樂的,但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她并沒有同齡孩子所特有的天真。三歲時,媽媽就給小潔報了個舞蹈班,三歲半時小潔又主動提出要學英語和鋼琴。一個四歲的孩子學了三個特長班,但她表現得很開心。其實,小潔學這么多東西是看到父母親總是在她面前提別的孩子學什么了,她從小就學會了“討好”父母,但內心深處她并不快樂。
- 上一篇:驚!酒精中毒致精神障礙
- 下一篇:網癮酒癮導致的妻離子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