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19歲,初中畢業(yè)后因為成績欠佳而輟學,家里人發(fā)現他越來越孤僻,很少和別人交往,和父母也很少說話。生活懶散,除了有時看看電視,其余時間幾乎都躺在床上或者呆坐。
家里人勸他找工作,他總是說“以后再說吧”,父母認為他太內向,太膽小難以自己找工作,就幫忙給他找了份比較輕松的工作,好說歹說他終于去上班了,但不是遲到就是早退,有時索性不去上班,在街上溜達,上級批評多次均毫無效果,不久即被辭退。
后來家里人覺得找個女朋友激勵一下也許有效,結果見了幾個他都不置可否,對方也覺得他太內向,根本不正眼看人,所以也宣告無效。
最后家人認為部隊紀律嚴明、管理嚴格就想了點辦法把他送到了部隊。剛入伍雖然動作緩慢,但基本上還是能夠完成布置的任務,不過他經常不洗澡、不換衣服造成戰(zhàn)友極大不滿,受不了他的“味道”向他提出來時他就去洗一次,后來沒辦法不但不用他值日而且值日者還負責每天督促他洗澡、洗衣服。后來,他訓練老拖后腿被投訴多次,上級找他談話,并吩咐幾個戰(zhàn)友負責帶動他、幫助他。
他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脾氣特別好,大家無論說他什么他反應一律是點頭、微笑、說“是、是、是,好的”,但是似乎聽完就忘,就是不改。他半年也不主動給父母打個電話,接家里電話時也“默不做聲”。每天都一個表情,似乎沒有喜怒哀樂,這倒也成了一個榜樣,常有戰(zhàn)友說“你發(fā)那么大脾氣干嘛!多向小李學習學習,你看人家什么時候發(fā)過脾氣。”
小李可不只是內向問題,后來經過醫(yī)生的精神檢查以后,認為他思維貧乏、情感平淡、意志減退、行為退縮,沒有智力問題,屬于比較典型的單純型精神分裂癥。若不治療,病人常日漸孤僻、懶散,最終出現精神衰退和喪失勞動能力,成為家庭和社會的負擔,好在一些抗精神病藥物對此類癥狀的治療較前有所進步,但總體上預后依然欠佳,加強督促與訓練是藥物治療的重要輔助治療手段。
醫(yī)學指導:王相蘭,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精神科主治醫(yī)師
1996年畢業(yè)于中山醫(yī)科大學醫(yī)學系,2003年取得應用心理學碩士學位,現在中南大學湘雅二醫(yī)院精神衛(wèi)生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專業(yè)方向:抑郁障礙臨床診療及其腦機制。
- 上一篇:幻聽是精神分裂癥么
- 下一篇:孩子患精神分裂癥與準爸爸年紀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