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表現】
1.潛伏期 對戊肝的潛伏期究竟有多長,目前認識尚不統(tǒng)一,1955年德里流行的潛伏期為18~62天,平均40天,1983年觀察志愿受試者的潛伏期是36天,1986年Azamgsn、Kashmir和我國新疆調查為10~49天,平均15天,莊輝綜合3次同源戊肝流行,潛伏期為15~75天,平均36天。這與各地的流行病學特點不完全雷同,統(tǒng)計條件不一致,病毒感染的數量以及病毒株的某些差異均有關。綜合國內外報告,一致的認識是戊肝潛伏期比甲肝略長,比乙肝又短,一般為2~9周,平均為6周。
2.臨床表現 目前被公認的臨床型有急性肝炎、重型肝炎及淤膽型肝炎。對慢性肝炎尚有爭議。
(1)急性戊肝:占戊肝的86.5%~90.0%。包括急性黃疸型和急性無黃疸型兩種,二者之比約為1∶5~10。
①急性黃疸型:占急性戊肝的75%,臨床表現與甲肝相似,但其黃疸期更長,癥狀更重。A.黃疸前期:主要表現為急性起病。起病時可有畏寒、發(fā)熱、頭痛、咽痛、鼻塞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出現率約20%),關節(jié)痛(7%~8%),倦怠乏力(60%~70%),繼之出現食欲缺乏(75%~85%)、惡心(60%~80%)、嘔吐、上腹不適、肝區(qū)痛、腹脹、腹瀉等消化道癥狀。部分患者呈現輕度肝大,伴觸痛和叩擊痛。此期持續(xù)數天至半月。在本期末尿色漸深,如化驗已可表現出尿膽紅素和尿膽元陽性,血膽紅素(Bil)及谷丙酶(ALT)上升。B.黃疸期:體溫復常,黃疸迅速加深,尿深如濃茶,大便色淺,皮膚瘙癢(29%),消化道癥狀重,持續(xù)至黃疸不再上升后方可逐漸緩解。此期一般為2~4周,個別病例可持續(xù)8周。各項肝功能化驗在此階段也升至高峰,以后漸緩解。C.恢復期:癥狀、體征及化驗全面好轉。各種癥狀減輕至消失平均約15天,肝臟回縮及肝功能復常平均約27天。此期一般為2~3周,少數達4周。
、诩毙詿o黃疸型:臨床也有急性期與恢復期兩個階段,但表現比黃疸型輕。部分患者無臨床癥狀,呈亞臨床型。亞臨床型感染多,而成人則多表現為臨床型感染。
- 上一篇:什么原因引起戊型病毒性肝炎?
- 下一篇:日常多注意 肝囊腫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