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溢用和酒精依賴已成為當今世界日益嚴重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長期大量飲酒可弓I起酒精肝病。酒精性肝病包括輕度酒精性肝損傷、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目前普遍對男性飲灑折合乙醇量》40g/d,女性》2Og/d連續(xù)5年以上者定為嗜酒者(乙醇量換算公式為:g=飲酒量(m1)x酒精含量(N)X0.8),我一般人群的飲酒率為59.5%.重度飲酒者中80N以上有一定程度的兒旨川,t0%~35%可發(fā)展成酒精性肝炎,10~20N將發(fā)展成加:硬化。我國酒精性肝病在所有肝病中的比例有逐年增加趨勢。酒精性肝硬化預(yù)后較差,5年生存率約為23~50N.而目前對酒精性肝病尚無特效的治療藥物。中醫(yī)對酒精性肝病很早就有詳盡的認識,大體可歸屬于酒疽、積聚、膨脹、脅痛等疾病中,其發(fā)病機制為濕熱蘊結(jié)、痰阻血瘀。病變部位在脾胃肝膽。病久則及于腎。我們近年術(shù)采用qI町結(jié)合的方法治療灑精性盯病取得‘r較滿意的療效,F(xiàn)將治療方法介紹如下,以供同道參考.1基礎(chǔ)治療戒酒治療酒精性肝病的首要措施就是戒酒,早期酒精性肝病患者戒酒后經(jīng)過適當?shù)闹委煵∏榭梢阅孓D(zhuǎn),即使是中晚期患者,戒酒也是控制病情進展的重要措施.2營養(yǎng)支持治療應(yīng)給予富含優(yōu)質(zhì)蛋白和維生素B類、高熱量的低脂飲食,必要時適當補充支鏈氨基酸為主的復(fù)方氨基酸制劑。
中藥治療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中醫(yī)辨證論治可分為以下五型:
肝郁脾虛型:此型患者肝功能多正;蜉p度異常,臨床癥狀有或無;蚋忻{肋脹痛。身軟乏力,納差腹脹,精神差。舌質(zhì)淡紅。苔薄白,脈弦。治則:疏肝健脾,兼活血化瘀。方藥:逍遙散加減。用藥:柴胡、白芍、當歸、云苓、薄荷、丹參、川芎、大黃、部金、何首烏、山楂、法夏等。濕熱蘊結(jié)型:此型患者肝功能多不正常,臨床已發(fā)展為脂肪性肝炎或肝硬化階段,多見目黃、身黃、尿黃、納差、惡心、嘔吐、口干口苦。右脅脹痛。舌紅苔黃膩。脈弦數(shù)。治則:清熱利濕,疏肝利膽。方藥:萵陳蒿湯加減。用藥:茵陳蒿、炒梔子、大黃、半邊蓮、丹參、田基黃、馬鞭草、葉下珠、山楂、郁金等。
氣滯瘀型:本型患者多為肝纖維化或肝硬化早期患者。可見肝掌、蜘蛛痣,肝脾腫大。右脅脹痛、腹脹、口渴不欲飲,面劈消瘦。體倦乏力,納差。舌質(zhì)紫紅或有紫斑,脈澀。
治則:活血化瘀。方藥:膈下逐瘀湯加減。用藥:桃仁、紅花、赤芍、丹皮、五靈脂、當歸、JiI芎、制鱉甲、何首烏、枸杞等。
肝腎陰虛型:此型多見于脂肪性肝炎或肝纖維化或肝硬化早期,可見脅肋隱痛,納差神疲、腰膝酸軟,口干咽燥,心中煩熱,面色晦暗,消瘦,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治則:養(yǎng)陰柔肝。方藥:一貫煎加減。藥用:生地、枸杞、沙參、麥冬、當歸、五味子、丹參、何首烏、郁金、制鱉甲等。脾腎陽虛型:此型多見于酒精性肝硬化晚期,而晚期中屬陽虛者較少見?梢姼姑浖{呆,神倦乏力。肢冷怯寒。下肢浮腫。小便短少不利,大便溏薄,舌質(zhì)淡胖或膩。脈沉弦。治則:溫補脾腎,化氣行水。方藥:濟生腎氣丸加減。藥用:熟地、山藥、山茱萸、澤瀉、茯苓、車前子、淮牛膝、桂枝、附子等。在臨床上分型有時難以判定,或虛實惡雜,或無從可辨。可在辨證時加入辨病觀點。重點在濕、熱、痰、瘀。適當考慮用一點清熱化濕,健脾化痰,活化瘀之品。有利于疾病的恢復(fù)。但同時要時時避免損傷脾胃。另有些單味藥經(jīng)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研究證實對本病有一定作用。可在辨證的同時酌情加用。如丹參、川芎、大黃、茯苓、姜黃、部金、澤瀉、何首烏、枸杞、黃精、山楂等。
- 上一篇:怎么應(yīng)對酒精性肝病呢
- 下一篇:賓葡甲胺治療酒精肝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