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廣島大學研究人員日前開發(fā)出一種高性能的 NK 細胞(又稱自然殺傷細胞),肝癌患者接受肝臟移植后如果再移植這種細胞,將有助于預防肝癌復發(fā)。
據(jù)日本《讀賣新聞》網站 1 日報道,肝癌患者接受肝臟移植后,往往由于體內仍然殘留少量癌細胞,導致移植的肝臟再次癌變。 NK 細胞是人體固有免疫系統(tǒng)中一類重要的淋巴細胞,與抗腫瘤、抗病毒感染及免疫調節(jié)有關,但是人體自然產生的 NK 細胞殺傷力有限,對于肝癌細胞仍然“無可奈何”。
廣島大學大段秀樹等人從某個用于移植的肝臟中發(fā)現(xiàn)了具有強抗癌作用的 NK 細胞。通過細胞培養(yǎng),他們獲得了殺死肝癌細胞能力非常高的高性能 NK 細胞,于是將其應用到接受肝臟移植的患者身上。
大段秀樹等人通過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從 2000 年到 2006 年,只接受肝臟移植的 42 名肝癌患者中,有 4 人肝臟再次癌變;而接受肝臟移植和高性能 NK 細胞移植的 14 名肝癌患者中,無一人肝臟再次癌變。研究人員認為,他們的成果為預防肝癌復發(fā)的研究開辟了新路,但目前的成果只是初步的,他們還將進行更大范圍的臨床試驗以證明高性能 NK 細胞的有效性。
- 上一篇:怎樣防止脂肪肝變成肝癌
- 下一篇:肝癌的高危人群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