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丙肝起病隱匿,公眾對該病的認識不足,很多人在問:丙肝傳染嗎?有些人被丙肝傳染后還毫無所知,直到偶爾檢查時才發(fā)現(xiàn)。包括一些醫(yī)務人員對丙肝的認識也遠沒有對乙肝或甲肝那樣深入。丙肝的臨床特點與其他病毒性肝炎有些不同。丙肝起病緩慢,丙肝癥狀也比較輕微,而且更容易轉(zhuǎn)變?yōu)槁员,治療難度不下于乙肝,其中相當一部分(近30%慢性丙肝)會發(fā)展為肝硬化。
因此,我們應該把‘丙肝傳染嗎?’這個問題升華為怎么預防丙肝,多多了解丙肝的常識和危害,才能避免丙肝傳染。
丙肝是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比乙型肝炎更易慢性化。約有1/2 的丙肝患者發(fā)展為慢性肝炎,其中約30%發(fā)展為肝硬化;丙型肝炎也是肝細胞癌主要病因之一。近2 至3 年研究表明,丙肝是我國常見的病毒性肝炎之一。
丙型肝炎是因為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 (簡稱丙肝病毒HCV)所致。以前它屬非甲非乙型肝炎范疇,稱腸道傳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 1989年9月東京會議將腸道外傳播的甲非乙型肝炎正式命名為丙型肝炎。本病的主要傳染源丙型肝炎病人和丙肝病毒攜帶者。人群對丙肝病毒普遍易感,以成人感染為主。
丙型肝炎的傳播途徑有:
(1)經(jīng)血傳播:是目前所知最主要的傳播途徑。輸血, 血制品(如血液成分,凝血因子,白蛋白,丙種球蛋白等可能感染丙肝病毒,丙肝病毒等是輸血后肝炎的主要原體,最近通過應用比較特異的方法及試劑篩選獻血員,使輸血后丙型肝炎的發(fā)生率開始下降。透析,采血漿還輸血細胞,靜脈內(nèi)藥癮均可感染丙肝病毒。晚近亦有紋及紋眉,穿耳眼等美容過程感染丙肝病毒的報告。
。2)母嬰傳播:有報告在妊娠期存在丙肝病毒經(jīng)胎盤的垂直傳播及產(chǎn)時,產(chǎn)后感染的母親對嬰兒的密切接觸傳播。與乙肝病毒相比,丙肝病毒感染率較低;丙肝病毒母嬰傳播的時機主要在出生或哺乳期。
(3)性接觸傳播:性接觸也是丙肝病毒的傳播途徑。 目前多數(shù)學者認為丙肝病毒存在男性同性戀,靜脈內(nèi)藥癮間的性傳播,夫妻間的性傳播的發(fā)生率不高。 (4)日常生活密切接觸傳播:家庭內(nèi)接觸可能是丙肝毒傳播途徑之一。接觸的內(nèi)容有共用梳子,共用指甲剪, 共用剃須刀,共用牙刷等。
臨床上常見的病毒性肝炎病毒有5 種( 甲肝 乙肝、丙肝、丁肝、戊肝)。甲肝、戊肝:消化道傳播,患者通過大便污染食物,當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時就有可能被傳染。余下三肝(血液制品傳播為主 還有一個就是極其密切接觸的人、如精液、分娩、打“非一次性針頭且消毒不嚴”等)。丙肝,它和乙肝的傳播途徑是一樣的,在一起吃飯,玩耍原則上是不會傳播的,注意一點的是,如果你皮膚有破損的話,那就少和他接觸一點,他的口水,淚液可能會帶有病毒。
很多肝病患者普遍免疫功能低下,其最明顯的表現(xiàn)就是體內(nèi)的病毒難于完全清除,病情容易反復發(fā)作。硒是強有效的免疫調(diào)節(jié)劑,可刺激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功能的增強,有利于改善肝病患者多種癥狀,如甲型、乙型肝炎患者補硒能夠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nèi),大大改善食欲缺乏、發(fā)力、面容晦暗等癥狀。以硒麥芽粉、五味子為主要原料的養(yǎng)肝片,調(diào)節(jié)免疫,對養(yǎng)肝、護肝和增加肝病患者的食欲有良好作用。
- 上一篇:解析:乙肝為何多為男性
- 下一篇:警惕!丙肝成被忽視的“隱形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