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常見的胃食管反流病癥狀
1.燒心和反酸:胃內(nèi)容物在無惡心和不用力的情況下涌入口腔統(tǒng)稱為反胃,反流物中偶含少量食物,多呈酸性或帶苦味,此時稱為反酸,反酸常伴有燒心,燒心指胸骨后燒灼感或不適,常由胸骨下段向上伸延,常在餐后1h出現(xiàn),尤其在飽餐后,平臥,彎腰俯拾姿勢或用力屏氣時加重,可于熟睡時擾醒。
2.咽下疼痛與咽下困難:炎癥加重或并發(fā)食管潰瘍時,可出現(xiàn)咽下疼痛,多在攝入酸性或過燙食物時發(fā)生,部分患者有咽下困難,呈間歇性,進食固體或液體食物均可發(fā)生,每發(fā)生在開始進餐時,呈胸骨后梗塞感,可能是由于食管痙攣或功能紊亂所致,少部分患者發(fā)生食管狹窄時則呈持續(xù)性咽下困難,進行性加重,對干食尤為明顯。
3.胸骨后痛:常有位于胸骨后的燒灼樣不適或疼痛,嚴重時可為劇烈刺痛,可向劍突下,肩胛區(qū),頸部,耳部及臂部放散,酷似心絞痛,多數(shù)患者由燒心發(fā)展而來,但仍有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無燒心反酸等典型癥狀,尤應(yīng)注意鑒別。
中醫(yī)對反流病的治療方法
1.情志不暢型癥見胸骨后痛或燒灼,每因情志不暢而誘發(fā)或加重,胃脘及脅脹痛、反酸、食欲不振等。治療采取疏肝理氣、和胃降逆的方法。
2.肝郁化熱型癥見胸骨后痛或燒灼樣疼痛、反酸噯氣、性情急躁易怒、頭面燥熱、口干口苦、多飲、大便干結(jié)、舌紅?刹捎檬韪吻鍩、和胃降逆治法。
3.脾虛氣滯型癥見劍突下或胸骨后隱隱燒灼、胃脘脹滿、食欲減退、反酸或泛吐清水、大便不調(diào)等。治療采用健脾理氣、溫胃降逆的方法。
4.氣虛血瘀型癥見吞咽困難、胸骨后疼痛、神疲乏力、面色無華、形體消瘦、舌淡暗、舌邊有瘀點。以益氣養(yǎng)陰、化瘀散結(jié)為治法。
溫馨提示:老年人腸胃功能減弱,因此容易患胃食管反流病,希望老年人自己要多關(guān)注胃部的健康。另外,在生活中一定要保持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愛護好自己的身體。最后,希望患者能早日康復(fù)。
- 上一篇:胃食管反流病對我們有什么危害
- 下一篇:老年人“哮喘”治不好 可能是反流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