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藥藕粉糊:云南白藥1g,純藕粉2匙。先取藕粉加溫水少許,和勻后再加冷開水調(diào)勻,在小火上加熱成糊狀,再入白藥、白糖適量拌勻,臥床吞咽取仰、俯、右、左側(cè)位,各含一口,使藥充分作用于患處,1小時內(nèi)勿飲水。適用于食管炎、賁門炎。
。2)三草湯:三葉鬼針草60g,蒲公英30g,敗醬草15g,川楝子10g,元胡10g,白芍20g,甘草3g。水煎服,日1劑。適用于食管炎、胃炎。
。3)石見穿、半枝蓮、急性子各15g。水煎服,用于吞咽困難。
。4)吞咽困難,咽部附近有火熱感,可用好醋煎半夏9g。煎30分鐘,留醋取出半夏,趁熱打入雞蛋,攪勻服下。日一次,晚間睡前服。
。5)吳茱萸、元胡、川楝子各9g。水煎服,用于胃寒嘔吐者。
。6)雞蛋殼適量,焙干研末,每次3g,日2至3次,開水送服,可治吞酸。
(7)生梨、西瓜,任選一種適量吃,可和胃止嘔。
。8)白蔻仁、蘇葉、代赭石各9g。水煎服,用于胃寒嘔吐者。
(9)硼砂60g,沉香10g,火硝30g,礞石5g,硇砂6g,冰片10g,共為細(xì)末,每次含化1g,緩慢吞咽,有通管止痛作用。
(10)厚樸花、玫瑰花各6g。開水沖泡頻飲,可用于痞滿胸痛者。
。11)新訂人參海水散:紅參、海藻各60g,水蛭90g。共為細(xì)末,分作70包,每次1包,日2次開水沖服。適用于吞咽,惡心嘔吐等癥。
。12)竹瀝30g,開水沖泡,日2次,用于痰多胸悶者。
(13)保和丸,或香砂六君子丸(成藥),每次6--9g,日3次,用于脾胃虛寒嘔吐。
。14)綠豆、粳米適量,熬成稀粥食用,有清熱降逆的作用。
。15)蘇葉9g,萊菔子9g。水煎服,用于痰濕中阻之胸脘痞悶。
(16)代赭石15g,灶心黃土30g。水煎2次,取上清液分服,有止嘔和胃的作用。
- 上一篇:三招殺手锏抵擋食管返流
- 下一篇:慢性咳嗽可能是胃食管反流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