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HP)是一種革蘭氏染色陰性致病菌,1983年首先由沃倫從慢性活動性胃炎病例的胃黏膜上皮活檢標本中分離到,最終確認為胃潰瘍、各型胃炎甚至胃癌的重要致病因子。這是20世紀80年代醫(yī)學研究的一個重要發(fā)現,為上述多種胃病變的診斷和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據。 經流行病學調查顯示,HP已被確認是全球最多見的人群感染菌之一,但多數人并無癥狀,然而長此以往可引起維生素B12吸收障礙,導致B12缺乏和貧血。
2001年美國研究人員艾夫庫報告,在241位B12缺乏的病人中,有108人被確診為合并胃HP感染,其中大多數病人為慢性非特異性胃炎,其次為萎縮性胃炎。經進一步檢查研究證實,有88人存在含有HP的口腔牙菌斑。據此艾夫庫認為,胃HP感染與牙菌斑密不可分,若采用無菌刮匙刮下牙菌斑,并立即進行細菌培訓,可獲得HP細菌。 現已明確胃HP感染復發(fā)的主要原因是病人存在含有HP的牙菌斑,若不徹底清除牙菌斑,就無法阻止胃黏膜HP的感染。所以,若想治愈胃HP感染,務需清除牙菌斑。
- 上一篇:鍛煉可增強胃癌術后患者免疫力
- 下一篇:阿司匹林能防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