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
1、少量反復出血,表現為貧血,大便穩(wěn)血試驗陽性。
2、大量出血,有嘔血及黑便。
3、短期內出血量>400ml,則有循環(huán)系統的代償現象,出血量>800ml,即可出現休克。
二、藥物性胃病
診斷主要條件為在用藥過程中,出現胃部癥狀,并能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纖維胃鏡檢查,可見胃粘膜廣泛充血,多處糜爛,出血點,淺表潰瘍,有時見到胃內有活動性滲血表現,病變多位于胃體,少數累及食管下段及十二指腸,病變部位組織活檢,常有炎癥細胞浸潤,粘膜淺表壞死,出血等。
三、胃竇血管擴張癥
臨床主要表現為長期消化道隱性出血,大便潛血試驗持續(xù)陽性,失血量多者每天可達100~200ml,可伴有黑便和嘔血,病程可長達數年至數十年。由于長期消化道失血,患者均有嚴重的缺鐵性貧血,血紅蛋白低于70g/L者相當多見。多數患者需反復輸血以改善嚴重貧血狀態(tài)。除嚴重貧血外,體檢多無異常發(fā)現。病史、家族史、體檢及實驗室檢查亦無提示先天性血管疾病,如遺傳性毛細血管擴張癥的證據和表現。部分患者伴有肝硬化、慢性萎縮性胃炎、系統性硬化癥等。
四、門靜脈高壓性胃病
PHG多數為輕型,臨床無特異癥狀,往往在胃鏡檢查時發(fā)現。隨著時間推移,輕型PHG可發(fā)展為重型PHG。重型PHG臨床表現主要為上消化道出血。多數為少量嘔血、黑便,可伴有貧血,少數出現上消化道大出血,可致失血性休克,并可誘發(fā)肝性腦病、感染、肝腎綜合征等合并癥。出血后再出血率很高。
胃病患者適宜飲食
1、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C對胃有保護作用,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維生素C的含量,能有效發(fā)揮胃的功能,保護胃部和增強胃的抗病能力。因此,要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
2、胃食道反流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是下食道無法適當地發(fā)揮功能,胃液反流到食道。這些患者不宜食用的食物有巧克力、咖啡、辛辣、薄荷、柑橘、蕃茄、全脂牛奶及洋蔥等,可食用的食物有高蛋白(禽蛋)、含纖維食物(蔬菜、谷類)、易于消化的米粥等。
3、功能性消化不良平時應以清淡食物為主,可適量喝鮮果汁、麥片和小米粥等。
4、胃或十二指腸潰瘍等胃病可吃一些易消化、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如五谷雜糧、豆?jié){、豆腐、蛋、魚、嫩瘦肉、動物肝臟等,以減少胃酸對胃腸粘膜的刺激。
- 上一篇:上班族為何容易得胃病
- 下一篇:造成胃痛的病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