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運動是最能預防疾病,調節(jié)病情、增強免疫力的有效方法,胃不好的人也可以通過勤運動養(yǎng)胃,增強消化系統(tǒng)功能,加強胃腸道的蠕動。因此,胃病的調理,飲食養(yǎng)生是一方面,運動保健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那么,做什么樣的運動最有助于養(yǎng)胃呢?當腹痛、食欲不振、腹瀉、嘔吐發(fā)作,怎樣運用運動療法擊退胃病的折磨呢?
做什么運動能養(yǎng)胃
1、伏地挺身
俯臥(趴在床或地板上),全身放松,前額觸碰地面,雙腿伸直,雙手彎曲與肩平放,手肘靠近身體,掌心向下。雙手支撐,抬起頭、胸部,雙腿仍接觸地面,直到感覺胸腹完全展開。保持該姿勢約10秒鐘。重復做3-5次。這能消除脹氣、解除便秘、鍛煉背肌,對脊椎矯正有一定的幫助。
2、兩腿盤坐
雙手握拳放在肚臍的高度,深深吸氣,使胃部提高,再呼氣,回復原狀。此動作雖簡單,卻能使腹部肌肉結實,每日做5次以上,對胃部附近的血液循環(huán)有益,能使胃健壯。
3、跪姿前傾
雙膝跪地,從膝蓋到腳趾都要接觸到地面,上半身保持直立,雙手自然下垂。緩慢坐下,直到體重完全壓在腳踝上,雙手自然放在膝上,保持正常呼吸。保持該姿勢約30秒,放松后再將上半身向前傾。重復做3-5次。該動作有助于消除脹氣、胃腸綜合征(如胃腸痙攣、腹瀉等),還可強化大腿肌肉。
4、倒立動作
仰臥床上,兩腳一起往上舉,兩手扶住腰部以取得身體平衡,做倒立動作。剛開始或許很難平衡,多做幾次,自然會熟練,此動作對胃下垂、血壓低、怕冷的人有異常效果。
5、站立彎膝
雙腳分開與肩同寬站立,雙手輕放膝上,身體微向前彎。深吸一口氣,吐氣時緩慢收縮腹部肌肉,讓腹部肌肉呈凹陷狀,但不要勉強用力,否則會感到不舒服。保持該姿勢5-20秒,不要憋氣,然后順勢將肺部氣體排出,放松肌肉。重復4-7次。這個動作對緩解消化不良與便秘很有幫助。
6、腳趾頭運動
脾胃虛弱的人經(jīng)常活動腳趾,可使體內氣血通暢,陰陽平衡、扶正祛邪。如果特別注意對二趾的保健,就能起到調養(yǎng)脾胃的作用。
有效的運動包括,用腳趾抓地,抓鞋底,一次抓五分鐘左右,兩只腳可以分別進行,也可以同時進行,一天2—3次;蛘甙茨竽_趾,時間最好控制在15分鐘左右,睡前進行最為方便。另外,多走路也有同樣的效果,因此為一個人在走路時有近一半的重量是由腳趾來承擔,走路將促進腳趾的血液循環(huán)和經(jīng)絡運行,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運動養(yǎng)胃的好處有哪些
1、運動對增強消化系統(tǒng)功能有很好的作用,它能加強胃腸道蠕動,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加強胃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2、體育鍛煉還能夠增強全身肌肉的力量,包括增強腹肌和消化道平滑肌的力量,這有助于消化器官保持在正常的位置上,所以體育鍛煉也是治療內臟下垂的重要手段。
3、運動還可以增加呼吸的深度與頻率,促使隔肌上下移動和腹肌較大幅度地活動,從而對胃腸道起到較好的按摩作用,改善胃腸道的血液循環(huán),加強胃腸道黏膜的防御機制,尤其對于促進消化性潰瘍的愈合有積極的作用。(參考網(wǎng)站:全球醫(yī)院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