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竅周圍布有很多竅穴(長強、會陰等)和奇穴。按摩肛竅,具有益氣補腎,通便止瀉的作用。能防治脫肛、便秘、腹瀉、痔瘡、便血、腰骶疼痛等病癥。堅持作肛部按摩,能促進肛門周圍血液循環(huán),保持大便正常,以防衰延年。
下面推薦8種肛部的保健按摩方法:
一、揉長強用一手中指指端按揉尾骨端長強穴(尾骨尖下0.5寸,尾骨尖端與肛門的中點)20~30次。具有通便止瀉的作用。
二、勾會陰彎曲一手中指,以中指指端勾按并揉動會陰(外生殖器后方與肛門前方的部位,男性當陰囊根部與肛門連線的中點,女性恥骨聯(lián)合與肛門連線的中點)20~30次。具有溝通任督,調和陰陽、補益脾腎的作用。
三、點腰奇用一手中指指端點叩長強穴上2寸處的腰奇穴(在骶部,當尾骨端直上2寸,骶角之間凹陷中)10~20次。點叩此穴不僅可用于治療便秘,而且對頭痛、失眠、癲癇等有一定治療作用。
四、頂廉泉用一手食指、中指指端分別頂住兩側廉泉穴(在后正中線,尾骨尖端上1寸,再旁開各0.5寸處),逐漸向上用力頂壓1~2分鐘。具有疏通氣血,防止痔瘡、肛裂的作用。
五、推尾椎食、中指并攏,自長強穴沿尾骶骨直向上推至腰椎,具有止瀉作用;若從上向下推至長強穴,具有清熱通便的作用。每次推50~100次。
六、擦肛竅一側手指自然并攏,伸直,用掌面著力,緊貼肛門部進行自后向前直線往返摩擦,以擦熱為度。兩手交替進行,可反復數(shù)次。
七、震肛竅用一手空拳或虛掌拍擊肛門外部,或以兩手輪流拍擊,力度由輕到重,拍擊20~30次。具有增液通便的作用。
八、提肛竅古人認為“肛宜常提”,即每天用內在之力,升提肛門,一收一降,將肛門括肌收縮數(shù)十次。具有益氣升提,流通肛周氣血的作用。能防治便秘、腹瀉、脫肛、痔瘡等。
- 上一篇:外痔患者有什么飲食原則
- 下一篇:痔瘡患者吃水果有什么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