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認為,人體上有個重要的養(yǎng)生穴位長強穴,按摩此穴可防治痔瘡。如果再配合承山穴,療效更顯著。
二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云:“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明確指出了痔瘡的形成與飲食不節(jié)、起居不時、感受濕熱等有關,而后世醫(yī)家根據自己的臨床體會及前人的經驗,又進一步指出,病因與久忍大便、久痢久瀉、酗酒、嗜食辛辣、年老體衰、婦人妊娠、久坐久行等都有極大關系。治痔瘡,常按這兩大養(yǎng)生穴位。
長強穴
在尾骨尖端下,尾骨尖端與肛門連線的中點處。屬于督脈,可治療痔瘡、脫肛、便秘、腰疼等。多用于治療腰神經痛、痔瘡等。配合承山穴可治痔瘡。
患者俯臥,雙腳稍稍分開,用手指揉、按壓此穴,每次揉4分鐘,雙手交替按摩。每日2次。
承山穴
人體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委中穴與昆侖穴之間,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xiàn)尖角凹陷處。
以大拇指強力漩渦般旋轉按壓腓腸肌兩肌腹之間的承山穴(用力伸小腿時,在人字紋的凹陷中),按壓1分鐘,停30秒鐘再按壓1分鐘,反復進行,以病者能承受,感到酸、麻感向腘窩、小腿、足底部放散或局部脹滿為度,直至疼痛緩解或消失。指壓承山穴能降低直腸瘀血,促使痔靜脈的收縮,用治各種痔疾,不論內痔、外痔還是混合痔,其消炎、止痛效果都很迅速,是治療痔疾的經驗穴,被歷代醫(yī)家所公認。另外,承山穴有理氣散滯之功,還能治療大便秘結,而避免便秘是痔瘡重要的防治措施。
- 上一篇:得了痔瘡要忌哪些食物
- 下一篇:得了痔瘡要注意什么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