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是由于大便秘結(jié),排便用力過度,引起齒線以下的肛管皮膚破裂,或因肛管狹窄,造成繼發(fā)感染,逐步形成慢性潰瘍所致。主要表現(xiàn)為排便疼痛、出血、便秘,除急性發(fā)作需就醫(yī)外,大多以家庭護理為主,那么,我們?nèi)绾巫龊眉彝プo理呢?我認為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坐浴:便前便后均用1:5000高錳酸鉀溫水坐浴,溫水為43℃~46℃,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鐘,坐浴可使肌門括約肌松弛,減輕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促進炎癥的吸收,有利于肛裂的愈合。也可選用中藥配合坐浴,常用的中藥處方有:
1.制乳沒、仙鶴草、元胡、赤芍、苦參、防風各20克,明礬、五
倍子各10克。
2.蒲公英、敗醬草、紫花地丁、金銀花、赤芍、黃柏、黃芩各
克,明礬、五倍子各10克。
3.黃芩、黃柏、蒼術(shù)、當歸、川芎、丹參、黃芪、白芷、元胡各
20克,制乳沒各10克,地榆、槐花各15克,冰片5克。
4.金銀花、野菊花、魚腥草、蛇舌草各20克,槐花或槐角15克,
白芨30克,冰片5克。
上述藥擇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后,水煎
取汁,放入浴盆中,納入冰片或明礬拌勻,待溫時坐浴,每日2~3次,每次10~30分鐘,連續(xù)1~2周。
- 上一篇:肛裂的日常要注意什么
- 下一篇:肛裂患者應怎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