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著名醫(yī)學專業(yè)期刊《柳葉刀》在2012年7月曾刊載過一系列研究,指出缺乏鍛煉已成為一種全球“流行病”,也是一個令全世界都頭疼的問題。數(shù)據(jù)顯示,缺乏鍛煉和許多疾病有密切關(guān)系,如心臟病、糖尿病、乳腺癌、結(jié)腸癌等。由缺乏鍛煉引發(fā)的死亡人數(shù)幾乎占到世界死亡總?cè)藬?shù)的1/10,和吸煙導致的死亡人數(shù)差不多。
可見,運動是預防慢性疾病的“萬能良方”。運動并不是非要去健身房,走路就是最好的方式。世界衛(wèi)生組織早在1992年就指出,步行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之一,既簡便易行,又不需花錢,也是最經(jīng)濟、最實惠的運動。上世紀20年代初,美國心臟學會奠基人、著名的心臟病學家,幾任美國總統(tǒng)的保健醫(yī)生懷特博士第一個提出:從進化論角度看,步行是人類最好的運動,對健康很有益。他建議,成人應每天步行鍛煉,并作為一種規(guī)律性的終身運動。
民間有句老話:“百練走為先。”走路的好處很多,可以活動筋骨,使淤滯的脈絡暢通,四肢健壯;可以增強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環(huán);每天堅持走路,還能提高夜間睡眠質(zhì)量。古人云:“散步以養(yǎng)神”,走路能使因為一天緊張工作而疲憊的大腦得到調(diào)整恢復,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體力。走路還是最安全的運動方式,它不像踢球、游泳、跑步、爬山等那樣激烈,男女老少皆宜。更重要的是,能使糖尿病大幅減少。
我也是走路的“超級粉絲”。像每天要吃飯一樣,我每天都要散步,早晚各一次,每次30分鐘。即使出差在外,作息時間緊張,我也會在早晨比平時早起半小時,到外面去走走。碰到下雨天,我就在賓館走走路,爬爬樓梯。每天堅持走路,讓我的身體受益不少。1961年我大學畢業(yè)時,體重是64公斤左右,現(xiàn)在50多年過去了,體重基本沒有變化,血壓也沒有隨著年齡而升高。瑞典曾做過一項長期研究,以一些人25歲時的體重為標準,觀察他們到60歲時的體重,發(fā)現(xiàn)在這35年間體重變化范圍不超過4%的人,患各種慢性病幾率最小。所以,我們可以把走路當成最好的健康管理方式。
為了讓走路這種簡單的運動方式最好地發(fā)揮作用,我們需要堅持做到3個數(shù)字,即三、五、七。“三”指的是,每天至少步行30分鐘,走3公里以上;由于每次運動帶來的好處只能持續(xù)48小時,長期規(guī)律的運動才能讓身體真正受益,所以每周至少運動5次;“七”是指運動后的心率+年齡=170左右,相當于中等強度運動。運動還有“三有”、“三不為”,“三有”是指有恒、有序、有度;“三不為”指不攀比、不爭強、不過量。
除了管好自己的健康外,企業(yè)管理者也要有幫員工管理健康的意識。人們成年后,有幾十年時間都是在工作崗位上度過的,如果單位的管理層能承擔起幫員工管好健康的責任,個人、企業(yè),甚至整個國家都會受益匪淺。初級的健康管理局限在各種健康表格上,更高級別的管理應該是管到心靈,讓人們把健康放到高于一切的位置上,發(fā)自內(nèi)心地喜歡運動,才是成功的健康管理。當然,這還要講究方法,遵循“知信行樂”的步驟,首先通過舉辦健康講座等,讓員工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識,喚起他們的健康意識,進而積極思考,轉(zhuǎn)化為信念,自己開始行動,并且喜歡這樣做,這樣一個健康習慣就形成了。接下來,要讓員工把健康的生活方式當成快樂和享受。健康是“道”,不是“術(shù)”。這樣有系統(tǒng)的健康管理,會比目前一些企業(yè)只是發(fā)計步器、運動鞋、運動服的效果要好得多。
- 上一篇:跑步必須要用正確的姿勢
- 下一篇:跑步是一門學問 怎樣能跑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