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治療,十個患者能有九個痛,那么這個痛代表著什么呢?是代表治療有效嗎?還是代表癌癥發(fā)展了呢?不用藥能緩解癌痛嗎?
一、為什么會有癌痛呢?
說到癌痛,可能沒有親身經(jīng)歷的人永遠不會懂,那種寢食難安,那種刻骨銘心,那種徹夜難眠。那么這痛到底怎么來的呢?其實主要源于兩方面:
1、癌癥本身帶來的痛
如果把你的身體想象成一部儀器,那么這部儀器一定是一部高精度儀器,在你看不到的邊邊角角布滿了像“紅外線”一樣的神經(jīng),一旦被觸發(fā)就會立即向大腦傳遞“警報”,而大腦會感到“痛”。
而癌癥的生長向來都是肆無忌憚的,所以終有一天它會觸發(fā)警報,讓人痛苦不堪,而這塊“心腹之患”,在你鏟除它之前,你都會被痛苦所包圍。
而由于所觸發(fā)的“警戒線”的不同,痛法也不盡相同,有的麻,有的無力,有的一陣一陣的痛?傊褪峭,痛的五花八門。
2、癌癥治療帶來的痛
我們都說“良藥苦口”,放在這,我們要辯證的看,先不管治療的方法會不會有效,但真的會痛!
從治療前的測試,小到抽血化驗,大到各種腸鏡喉鏡等,都會有一定痛苦,而且有的測試完全就像一臺小手術(shù),嚇到心痛。
然后再說手術(shù),過去就是開膛破肚,然后去掉一坨肉,再把所有部位縫合,哪一部都會痛,并且比較“持久”。不止手術(shù),就連放化療療法也會產(chǎn)生副作用,這些療法抱著“拿人錢財,替人消災(zāi)”的想法做事,結(jié)果用力過猛,很多健康細胞也被誤傷,所以人體也會痛。
二、癌痛代表什么呢?
通過了解癌癥的原因,我想你應(yīng)該能夠理解,癌癥的痛,可能源于癌癥本身,也可能源于癌癥的治療,所以,當產(chǎn)生癌痛的時候,可能是癌癥發(fā)展了,也可能是癌癥治療的副作用,但是并不代表藥物的效果。所以,遇到癌痛,不用等,請盡快治療。
怎樣才能讓癌癥晚期病人痛苦得以減輕?
首先要分析判斷鑒別這個痛苦是不是由癌癥本身引起的,如果是其他疾病引起的,則要治療其他相關(guān)疾病,如果是癌癥引起的,由很顯然,想要減輕痛苦,最重要的措施就是要控制癌癥的生長、發(fā)展,那就是要去治療,比如,對中晚期癌癥來說,目前是以化療或靶向藥物治療為主,視情況有時會考慮姑息放療,姑息手術(shù)等,但往往也會不同程度地會帶來一定的毒副作用,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癌癥晚期患者中,臨床上最常見的就是癌痛問題,稱為癌性疼痛。
多數(shù)情況下,疼痛是腫瘤本身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想控制疼痛,最根本的辦法是控制腫瘤,比如骨轉(zhuǎn)移疼痛,可考慮局部放療;腦轉(zhuǎn)移疼痛,可考慮脫水治療和放療;比如對化療敏感的癌癥,考慮化療。當然,在治療起效、腫瘤縮小/控制之前,需對癥止痛治療。而如果是對抗腫瘤治療不敏感,或者已經(jīng)無法化放療等,那就只能進行姑息對癥鎮(zhèn)痛治療。
癌性疼痛,嚴重影響病人生活質(zhì)量和尊嚴,而其實多數(shù)疼痛是可以控制的,關(guān)鍵是要改變錯誤觀念。比如,很多病人和家屬甚至有的醫(yī)生認為疼痛能忍就忍,鼓勵忍痛,其實這是錯誤的。正確的做法應(yīng)該是鼓勵患者把疼痛說出來,并積極去鎮(zhèn)痛治療。比如考慮治療手段是否恰當,治療方案是否可以完善。
癌癥疼痛首先要規(guī)范治療,專業(yè)的醫(yī)生(以腫瘤內(nèi)科醫(yī)生為主),適合病情的治療方案,綠色的治療手段等都是決定因素。
其次, 如果不能進行癌癥的治療或者治療無效,那就只能對癥處理,也就是有什么癥狀處理什么癥狀,但這種處理是效果很差的,不過,疼痛是個例外,相對來說,疼痛是可以通過鎮(zhèn)痛藥來處理的。中重度疼痛,藥物主要以阿片類為主,比如嗎啡,羥考酮,美沙酮等,且以長效的緩釋制劑為主,短效的嗎啡片用于處理臨時的爆發(fā)痛。
- 上一篇:治療癌痛的五大方法
- 下一篇:腫瘤治療 患上腫瘤也不要放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