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癌(carcinoma of kidney)又稱腎細胞癌,腎腺癌,起源于腎小管上皮細胞,可發(fā)生于腎實質的任何部位,但以上、下極為多見,少數(shù)侵及全腎;左、右腎發(fā)病機會均等,雙側病變占1%~2%。 腎癌的病因未明,但有資料顯示其發(fā)病與吸煙、解熱鎮(zhèn)痛藥物、激素、病毒、射線、咖啡、鎘、釷等有關;另有些職業(yè)如石油、皮革、石棉等產(chǎn)業(yè)工人患病率高。
中醫(yī)對腎癌的治療,早在漢代張仲景《金匱要略》中就已論及。以后歷代醫(yī)家不斷充實補充,特別是近代醫(yī)家在大量臨床實踐中確定了辨證施治,攻邪扶正的辨治模式。進一步證明了通過中醫(yī)治療,不但能為腎癌者手術化療創(chuàng)造條件,并可減輕不良反應,同時在消滅抑制殘余癌,提高生存率方面,起著關鍵作用。
1) 腎陽虛衰證。
主證:腰部腫塊明顯,尿血不多,腰痛,四肢不溫,溲清便溏,舌淡苔薄,脈沉細。
治法:溫陽補腎,祛瘀解毒。
方藥:腎氣丸(《金匱要略》)加減。肉桂6g,附片30g,熟地15g,山藥30g,山茱萸15g,茯苓30g,淫羊藿30g,三七粉6g,人參10g,丹參30g,半枝蓮30g,白花蛇舌草30g。
分析:腎氣丸為溫陽補腎之代表方。肉桂、附子溫腎助陽為主藥;配以熟地、山藥、山茱萸肉益陰攝陽。用茯苓淡滲利水,淫羊藿溫補腎陽,三七丹參活血祛瘀,人參大補元氣;再用半枝蓮、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以攻癌瘤。諸藥合用共達溫陽補腎以扶正,解毒祛瘀以攻邪之目的。
2) 心腎陰虛證。
主證:腰部包塊較小,邊緣清楚,質中硬,固定不移,腰痛喜按,心慌,手足心熱,小便色黃帶紅,舌尖紅,苔薄,脈沉細。
治法:滋陰補腎,涼血止血。
方藥:六昧地黃湯(《小兒藥證》)加減。生地30g,山藥30g,山茱萸15g,茯苓30g,桑寄生30g,鱉甲30g,三七粉6g,阿膠12g,半枝蓮30g,白花蛇舌草30g。
分析:六味地黃湯為滋陰補腎之代表方。方中生地滋陰補腎為主藥;輔以山茱萸養(yǎng)肝益精;山藥補脾陰而攝精微,三藥合用,以達三陰并補之功。配以茯苓淡滲利濕,桑寄生補腎健腰,鱉甲滋陰補腎。并用三七、阿膠涼血止血。再用半枝蓮、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以制癌瘤。備藥合用滋陰不留邪,止血不留瘀,攻邪不傷正。適合腎癌早期心腎陰虛患者服用。
3) 氣血雙虧證。
主證:腰部或腹部包塊日見增大,腰痛加劇,伴有乏力氣短,心悸心煩,面色蒼白,貧血消瘦,口干,低熱,脈沉細數(shù),舌淡有瘀點,苔白或黃。
治法:補氣養(yǎng)血,化瘀解毒。
方藥:八珍湯(《正體類要》)力口減。黃芪30g,太子參30g,云苓10g,豬苓20g,干地黃20g,當歸10g,赤白芍各10g,女貞子20g,地骨皮15g,干蟾10g,僵蠶10g,半枝蓮60g。
分析:八珍湯即四君子湯和四物湯合方,四君子湯健脾補氣,四物湯滋陰補血,二者合而用之,陰陽兼顧,氣血雙補。因見本證,已屬晚期,氣血大虧,不克攻伐,故以扶正補氣養(yǎng)血為主,重用半枝蓮解毒清熱;干蟾、僵蠶攻毒散結,以減輕痛苦,延以時日。
- 上一篇:輸尿管癌點滴的注意事項
- 下一篇:輸尿管癌點滴需注意的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