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治療
l.針灸對改善臨床癥狀,促進食欲的輔助治療
選穴:足三里、合谷、大腸俞、脾俞。
方法:行平補平瀉手法,每日1次,6次為1療程,一般用3~4療程。
2.穴位激光治療
選穴:大腸俞、足三里、大椎、腎俞、脾俞、痞根、痞塊、癌根、再生穴。
方法:用氦-氖分子激光聚焦照射穴位治療,頻率為10~25次秒,每日照射3~5次,每穴照射4~5分鐘,隔日或隔2日照射1次,療程可至6個月。
3.針灸對放化療骨髓抑制的輔助治療
選穴:主穴為足三里、三陰交、骨、血海、隔俞;配穴為太沖、太溪。
方法:行多補少瀉手法,每日或隔日針刺1次,6次為1療程,一般治療1~3療程。
4.針灸對放化療胃腸道反應的輔助治療
選穴:內(nèi)關(guān)、曲池、足三里。
方法:手法以提捻轉(zhuǎn)為主,留針15~30分鐘,在放化療開始前同時進行,隔日1次。
5.針灸對放化療直腸、膀胱反應的輔助治療
選穴:雙側(cè)合谷、天樞、上巨虛、足三里;配穴:里急后重者加氣海;粘液便者加陽陵泉、三陰交;血便者加下巨虛。
方法:行平補平瀉手法,得氣后留針20分鐘,每日針1次,1~2周為1療程。
6.針灸對放化療全身反應的輔助治療
選穴:腎俞、命門、膏肓、足三里。
方法:采用氨一氖激光器,激光輸出功率3~8mw,照射1m,每穴照射3分鐘,每天照射1次,每個穴位照射最多不超過15次。
7.耳穴對放化療胃腸道反應的輔助治療
選穴:惡心嘔吐取內(nèi)分泌、胃;食欲不振取胃、內(nèi)分泌、交感;呃逆取食道、賁門。
配穴:上述各癥分別取腎、賁門、食道;脾俞、胃。
方法:用膠布將王不留行貼于穴上,每日按摩3~4次,每貼7日。
8.針灸對癌性疼痛的輔助治療
選穴:雙側(cè)足三里。
方法:行提插捻轉(zhuǎn)等手法,得氣為宜,留針15分鐘,每日1次,15次為1療程。
- 上一篇:大腸癌中醫(yī)藥治療要點
- 下一篇:年輕人是大腸癌的高發(fā)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