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患者并發(fā)貧血后,全身各系統(tǒng)功能明顯下降,不僅影響治療效果,還會使病人的生存質量下降。特別是放化療前,應先檢查有沒有貧血,食管癌患者,尤其要注意貧血的程度,放化療前先糾正貧血,才能提高治療效果。
食管癌引起的貧血與其他慢性病引起的貧血有許多相似之處,表現(xiàn)為易疲勞、乏力、頭暈、頭痛和吞咽困難等。主要致病原因是癌細胞分泌的毒素刺激病人的造血系統(tǒng),使人體內(nèi)促紅細胞生成素活性降低。同時,因免疫功能下降,利用鐵的能力下降,而鐵是制造紅細胞的主要原料之一,鐵缺乏會減少紅細胞的數(shù)量,導致貧血。
食管癌患者對貧血的治療反應極差,這些患者的療效遠不如單純貧血的患者。這是因為,紅細胞在人體內(nèi)主要負責運輸氧和營養(yǎng)物質。癌細胞在有氧的情況下,對化療藥和放射線的治療才敏感。貧血的食管癌患者,腫瘤組織缺氧,腫瘤就會增生許多血管。隨著腫瘤新生血管的增多,癌細胞就會加速生長繁殖,而且增加了擴散轉移的機會。因此,貧血會促進腫瘤發(fā)展,降低化療、放療的治療作用。
目前對食管癌貧血的治療措施有三種:促紅素治療、輸血治療、鐵和維生素補充,其中促紅素治療是緩解癌性貧血的有效方法。促紅素是人體正常產(chǎn)生的激素之一,作用于骨髓造血干細胞,可促進紅細胞生成。
- 上一篇:中醫(yī)藥如何治療食道癌
- 下一篇:食管癌術后疼痛治療與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