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對腦癌的認識源遠流長,《靈樞·刺節(jié)真邪篇》中認為瘤的病因病機主要是由于“已有所結(jié),氣歸之,津液留之,邪氣中之,凝結(jié)田以易甚,連以聚居”所致。
朱丹溪認為:“凡人身上中下有塊者,多是痰”,且“痰之為物,隨氣升降,無處不到”。無獨有偶,高錦庭認為:“癌病者,非陰陽正氣所結(jié)腫,乃五臟瘀血、濁氣、痰滯而成。”二人都指出腫瘤與痰濁相關(guān)。
然而本病病位在上,初起以頭痛為主,有認為系風痰所擾,但其病癥為進展性,待癥顯之時,已頭痛不已,是為氣滯痰凝之病機,氣滯則有血瘀之變。
《靈樞.百病始生篇》云:“凝血蘊裹而不散,津液澀滲,著而不去,而積皆成矣。”故腦瘤者,痰瘀交阻或氣血郁結(jié)皆有之。古人云:“氣有余便是火”,又云:“痰為有形之火”,痰氣均可蘊而化火,火具炎上之勢,故火熱也為腦瘤的病因之一。
《醫(yī)宗必讀》曰:“積之成者,正氣不足,而后邪氣踞之。”可見乃正虛邪實之候,究其正虛之因,一是脾腎陽虛,蓋腦為髓之海,腎生髓通腦,腎虛髓海空虛而賊邪乘虛而入,而脾主運化,脾虛濕聚生痰,而致痰凝血瘀入顱占位而成腦瘤;二是肝腎陰虛,而致陰虛陽亢,化火生風,而居上位。
總之,腦瘤是為髓海之病,多由痰濕之邪凝聚于腦,顱內(nèi)氣滯血瘀,顱內(nèi)壓增高,脈絡(luò)受阻,日久化熱動風,又可損傷陰津,而致肝腎不足,耗津脫營,邪毒積聚,而此諸多病機,又可相互作用,正氣益?zhèn),邪壅益甚,而使頭痛、嘔吐、抽搐諸癥持續(xù)不得緩解,而成膠固之疾。
- 上一篇:腦癌發(fā)病原因是什么呢
- 下一篇:干細胞移植會引起腦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