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肝癌也是目前危害人類生活的主要疾病了,它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和困擾,喝酒臉紅可能是基因變異,長期酗酒患肝癌危險遠遠高于正常人。日前,江蘇省腫瘤研究所歷時4年跟蹤調查,揭示了長期酗酒與患肝癌風險的內在聯(lián)系,酗酒乙肝病毒攜帶者患肝癌風險最大。
該研究項目由江蘇省腫瘤研究所一位所長組織實施,研究執(zhí)行者、該所流行病室主任介紹,飲酒是被公認的除了乙型肝炎、飲污染水和吃霉變食物之外的致肝癌危險因素,但危險性和內在聯(lián)系一直缺少明確的認定。
研究表明,酒精在人體內的代謝要通過乙醛脫氧酶2(ALDH2)來完成,人體內的乙醛脫氧酶2,其功能就是將乙醛氧化為無致癌作用的乙酸,最終分解成對人體無害的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
但當乙醛脫氧酶2正;虬l(fā)生變異之后,便會使該酶失去活性,從而導致飲酒后血中的乙醛濃度增高6倍多,長期酗酒,體內的乙醛就會蓄積,最終可能導致肝細胞發(fā)生癌變。
研究還發(fā)現(xiàn),中國人群中乙醛脫氧酶2變異基因型攜帶者占1/3,約4—5億人,絕大多數人不知自己是酶活性缺乏者。
“變異基因”攜帶者,癌變危險是常人的3.51倍
科研組最初在省內肝癌高發(fā)區(qū)調查發(fā)現(xiàn),乙肝的重度流行和飲酒,確為當地肝癌高發(fā)的重要危險因素,但是在當地30%的長久飲酒者中,為什么僅部分人最終患肝癌?
為此,調查組在當地對208例肝癌新發(fā)病人以及208名非腫瘤居民,進行乙醛脫氧酶2基因型和乙肝病毒攜帶的流行病學研究,同時調查他們的研究狀況。
結果發(fā)現(xiàn),在酶活性缺乏者中,每月飲酒量超過3千克,發(fā)生肝癌的危險是正;驍y帶者且不飲酒者的3.51倍;隨著前者一生中飲酒總量的增加,他們患肝癌的危險性呈明顯上升趨勢。
同時研究還在國內外首次發(fā)現(xiàn),同時是乙肝病毒和酶活性缺乏者,如果其長期大量飲酒發(fā)生肝癌的危險性呈顯著的相乘效應,即當其飲酒總量每年超過3千克時,發(fā)生肝癌的危險性是年飲酒總量少于3千克的正常人的52.17倍。
- 上一篇:引起肝癌發(fā)生的原因是哪些呢
- 下一篇:什么原因會誘發(fā)肝腫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