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參
人參在魏晉年代的《神農本草經》中,就被列為上品,認為可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止渴,扶正安神,是最有效、最有名的補養(yǎng)植物。據(jù)古醫(yī)書記載,在宋朝就有用人參食療方治愈類似現(xiàn)代定名食管癌、胃賁門癌的“反胃”癥。令人十分驚喜的是,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證實,人參具有“適應原樣”作用,可改變機體的反應性,增強機體對有害因素如高溫、低溫、毒物、腫瘤等的防御能力;還可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癌癥患者的抵抗力,從而抑制癌的生長。臨床實踐也證明,人參的確具有較強的抗癌功能,現(xiàn)常用于胃癌、肺癌、大腸癌、乳腺癌、甲狀腺癌、淋巴肉瘤、鼻咽癌、官頸癌等。
2.烏梅
與梅,俗稱酸梅,是我國特有的果品之一。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烏梅“斂肺澀腸,治久嗽,瀉痢,反胃噎膈。”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實,烏梅有很好的抗癌防衰功能。烏梅熱水浸出液對多種腫瘤細胞都有極強的抑制活性,其中,體外試驗對人子宮頸癌JTC26株抑制率在90%以上。體內試驗表明,烏梅煎劑對小鼠肉瘤180有一定的抑制效果。臨床研究提示,烏梅可促使口腔腮腺素分泌,使全身組織趨于年輕化,對腫瘤患者及其化療、放療者有積極的預防毒副作用的效果。
3.沙參
沙參在中醫(yī)藥資料分類中有南、北沙參之分,南沙參稱“杏葉沙參”,北沙參別名“海沙參”。一般認為,南、北沙參功效相似,均屬滋陰藥,都有潤肺止咳、養(yǎng)陰生津作用,F(xiàn)代研究證實,北沙參對腎陰虛也有較好的補益功效,而且還發(fā)現(xiàn),南沙參具有較好的防癌抗癌作用。杏葉沙參含有皂甙及香豆素(花椒毒素),對癌瘤細胞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其中所含花椒毒素對艾氏腹水底及肉瘤180的抑制作用最大。
4.靈芝
靈芝為多孔菌科植物紫芝或赤芝的子實體,在我國素有“長生不老草”的美稱,數(shù)千年來可謂是最具神話色彩的滋補佳品之一.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結果表明,靈芝提取物中含有的靈芝多糖、肽類、三萜與酶類及有機鍺等多種成分,能明顯破壞癌細胞中端粒酶的活性而促使其變性,直至衰亡。據(jù)有關報道,以靈芝孢粉為主的制劑對多種實體癌細胞(包括白血病、胃癌、肝癌、卵巢癌、結腸癌、肺癌等)具有明顯的抑制生長作用,其抑制率均在93.06%以上。
- 上一篇:藥膳如何輔助治療食道癌?
- 下一篇:癌癥素食藥膳有效對抗癌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