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環(huán)境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微量電磁波,如手機、電視、微波爐、無線上網、無繩電話等,它們都靠這些波來傳遞信息。而這些波對人體究竟是否有影響,尤其是手機,應用日益廣泛,而且用時要貼近頭部,因此手機對頭部惡性腫瘤有無影響,這是環(huán)境醫(yī)學研究的重點之一。
近幾十年來約有15項大型研究,其中大多數認為兩者無關系,但也有少數研究認為有影響,所以手機的微波塔都建在遠離居民區(qū)。最近又有一項研究發(fā)表,可以說是研究手機用戶數最大者之一,得出“兩者無關”的結論。
這是上月提前在網上發(fā)表的《英國醫(yī)學雜志》的文章。作者是丹麥人,因丹麥幾乎是全民福利的國家,國家掌握大多數人民的詳細健康資料。研究者利用這些資料,分析在1995年前簽有手機合約的成人,到現(xiàn)在為止是否比沒有手機的人患腦瘤更多?此研究的跨度達幾十年,最早用第一代像磚頭大的手機發(fā)出的輻射線遠比近年的手機要大得多。一共統(tǒng)計了18年,有腦瘤及中樞神經系統(tǒng)瘤患者全國共10729例。其中9883例是發(fā)生于320萬認為是不用手機的人,有手機合約的358403人中發(fā)生腦瘤等846例。這2組相比,其腦瘤發(fā)生率無顯著差異。即用或不用手機者經過十幾年其腦瘤發(fā)病率是一樣的。
如果把最早簽手機合約(13年以上)的人與不用手機者比較,結果也是一樣。把各種腦瘤類型分別統(tǒng)計結果也一樣。
不過目前手機用戶比例實在太大。2008年美國手機用戶在87%以上,瑞典在2002年就達87%,我國目前已超過9億,實在大意不得。
今年5月世界衛(wèi)生組織曾組織專家進行討論,最后還是認為手機的輻射波“可能”引起癌癥,其危險程度大致與殺蟲劑、某些食物染料及重金屬相當。此小組組長認為丹麥的結果并不能改變此裁決。丹麥研究雖未顯示任何關聯(lián),但也不能說“安全”,即毫無危險性。
雜志的編輯部請瑞典卡羅琳司卡研究院的有關專家寫了社論。他們認為丹麥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證據,最大的優(yōu)點是其資料數量巨大,它并不靠應用手機者回憶什么,而是靠國家掌握的資料。而其他研究者往往靠研究對象回答問題,這有時會出錯。
但是丹麥研究也有不足,問題之一是它用手機合約作為手機用戶。因為僅有個合約并不說明他經常用手機,有些沒有合約的人也會用即用即付費式手機。因此此分類會“稀釋”掉一些手機和腦瘤的關系。另外丹麥作者也承認有些問題沒有解決,如手機用了很長時間(20年以上)及兒童用手機問題。因此還應繼續(xù)研究。
對于我國廣大手機用戶來說,不管手機是否損害健康,“少煲手機粥”,對健康總是無害的。
- 上一篇:貓體內弓形蟲增加腦癌風險
- 下一篇:如何預防職業(yè)性致癌物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