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黃:有多種抗癌作用。
中藥蒲黃為香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水燭香蒲 Typha angustifolia L.、東方香蒲 T. orientalis Presl 或同屬植物的花粉。 主產(chǎn)于江蘇等地。夏季采收蒲棒上部黃色雄花序。曬干后輾軋,篩取細(xì)粉,生用或炒用。民間叫水蠟燭,花象蠟燭,下面有柄上面粗,圓柱狀,花粉金黃色,稱蒲黃。
性味歸經(jīng)甘、辛、澀、平。歸肝、心經(jīng)。
功效:止血,化瘀,利尿通淋。
止血化瘀。生用偏于化瘀止血,炒用或炒炭偏于收斂止血,廣泛用于各種出血證,內(nèi)服外用,止血不留瘀,藥性平和,所以對有熱無熱的出血證都用;钛龇矫嬷饕糜陴鲅弁醋C,且主要用于胸腹部,古代更多用于婦科瘀血疼痛證,包括產(chǎn)后腹痛。近年來也用于冠心痛、心絞痛,肢體的瘀血證傳統(tǒng)用的少,如風(fēng)濕痹證、跌打損傷瘡癰腫痛不常用。近年來它降血脂。利尿通淋用于淋證,最適合血淋。利尿作用不明顯,主要用于改善尿道淋澀疼痛證,還要和利尿通淋明顯的藥配伍,如小薊。現(xiàn)代研究,它能收縮子宮,所以對婦科的產(chǎn)后瘀血引起的腹痛可用。
1.化瘀止血,用于各種內(nèi)外出血證。本品性平,既能止血,又能化瘀,可用于各種出血證,但以屬實夾瘀者尤宜。治吐血、衄血、咯血、尿血、崩漏等,可單味沖服,亦可配伍其他止血藥同用。治外傷出血,可單味外敷。
2.活血祛瘀,用于瘀滯痛證。本品生用能化瘀止痛,治療心腹痛等,常配五靈脂同用,即失笑散。
3.利尿通淋,用于血淋。本品能化瘀止血,治療血淋。常配生地、冬葵子同用。
中藥蒲黃的作用:蒲黃含黃酮、棕櫚酸、異鼠李素、甾醇酚類等。有促凝血作用,另有報道能抑制血液凝固,抑制血小板聚集。蒲黃煎劑對子宮有興奮作用,注射液對豚鼠、小白鼠有中期引產(chǎn)作用。有降壓、擴(kuò)張血、,增加冠脈流量、降血脂及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水燭香蒲和東方香蒲花粉含異鼠李素等黃酮類化合物,并含甾類、烷類、酸類、揮發(fā)油、氨基酸、脂肪油以及多種糖。蒲黃有促進(jìn)凝血作用,能使家兔凝血時間明顯縮短;或稱有明顯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并有抗凝血酶Ⅱ活力的作用;生蒲黃有防止家兔食餌性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能抑制腸道吸收膽固醇,改變血脂成分;對離體及在體子宮有興奮作用;有降血壓、擴(kuò)張血管,增加冠脈流量,改善微循環(huán)的作用;對免疫有抑制作用,而大劑量又能增加巨噬細(xì)胞的吞噬功能,對結(jié)核桿菌有抑制作用;還有利膽、解痙、抗過敏等作用。
中藥蒲黃的應(yīng)用
1.用于各種內(nèi)外傷出血證,如衄血、咯血、吐血、便血、尿血、崩漏及創(chuàng)傷出血。本品性平,既善止血,又可化瘀,止血而無留瘀之弊。對出血證,無論屬寒屬熱,有瘀無瘀均可應(yīng)用,然尤宜于出血而夾瘀者,可發(fā)揮止血及化瘀雙重功效,F(xiàn)代用于產(chǎn)后子宮收縮不良的出血亦有效。臨床應(yīng)用可單味沖服,亦可配伍其他止血藥。若外傷出血,可單味外摻。
2.用于產(chǎn)后血瘀腹痛及瘀血阻滯的痛經(jīng)、心腹疼痛等。本品活血化瘀而止痛,多用于胸、腹瘀血疼痛證,并常配伍五靈脂同用。現(xiàn)代又用于冠心病心絞痛、高脂血證等。
3.用于淋證。本品利尿通淋,又可化瘀止血,故多用于血淋,小便淋澀疼痛,而有尿血者,并常與小薊、梔子等藥同用。
中藥蒲黃的用法用量:煎服,6~15g,紗布包煎,因為輕,浮在水面不容易煎煮。外用適量。止血多炒用(生用亦可)。研末撒或調(diào)敷。散瘀止痛多生用。
中藥蒲黃的使用注意本品能收縮子宮,故孕婦慎用。
- 上一篇:中藥紫草可以治療各種癌癥
- 下一篇:中藥蜈蚣有哪些抗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