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基源:為紫草科植物紫草、新藏假紫草或滇紫草的根。
性味:性寒,味甘、咸。
歸經(jīng):歸心、肝經(jīng)。
功效分類:止血藥;涼血藥;清熱解毒藥
功能主治涼血,活血,解毒透疹。用于血熱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瘡瘍、濕疹、水火燙傷。清熱涼血,用于麻疹,熱病癍疹,濕疹,尿血,血淋,血痢,瘡瘍,丹毒,燒傷,熱結(jié)便秘。
用藥禁忌:胃腸虛弱、大便滑泄者慎服!侗静萁(jīng)疏》:痘瘡家氣虛脾胃弱、泄瀉不思食、小便清利者,俱禁用。
常用量:4~10克
有效成分:含乙酰紫草素(acetylshikonin)、β-羥基異戊酰紫草素(β-hydro-xyisovalerylshikonin)、紫草素(shikonin)、β,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β,β'-dimethylacrylshikonin)等。
紫草根:甘咸寒入肝胃二經(jīng),清熱解毒,透疹、涼血 。對S180及絨毛膜上皮癌有抑制作用。適應癥肝癌、肺癌,白血病、及絨毛膜上皮癌。用量5~30g 。本品含乙酰紫草素及紫草素等多種醌類色素,脂肪酸,紫草多糖,黃酮和鞣質(zhì)等化學成分。具有抗菌,抗炎,解熱,解痙,阻止肝素的抗凝血,抗生育,降血糖,興奮心血管系統(tǒng)及抗癌等藥理作用。
- 上一篇:抗癌中草藥冬凌草的作用
- 下一篇:溫經(jīng)消積類抗癌中草藥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