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榧子、血榧、石榧、水柏子、藏杉、桃松、狗尾松、尖松、山榧樹、白頭杉、崖頭杉、巖杉
【來源】粗榧科粗榧屬植物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 Hook. f.,以種子和枝、葉入藥。種子秋季采摘;枝、葉四季可采。
【中藥化學(xué)成分】三尖杉種子含三尖杉堿(cephalotaxine),粗榧堿(harringtonine),高粗榧堿(homoharringtonine),11-羥基三尖杉杉堿(11-hydroxycephalotaxine),橋氧三尖堿(drupacine) 等。
【性味歸經(jīng)】
種子:甘、澀,平。
枝、葉:苦、澀,寒。
【功能主治】
種子:驅(qū)蟲,消積。用于蛔蟲病,鉤蟲病,食積。
枝、葉:抗癌。用于惡性腫瘤。三尖杉總生物堿對淋巴肉瘤、肺癌等有較好的療效。
【用法用量】
種子:5~6錢,水煎,早晚飯前各服1次,或炒熟食。
枝、葉:總堿用量成人每天2±0.5毫克/公斤體重,分兩次肌注。
【藥理】
(1)三尖杉各生物堿均有抗癌活性;能抑制癌細胞的核酸代謝;對大鼠瓦克癌的抑制率為34%,對小鼠肉瘤S-180的抑制率為53.8%。
(2)三尖杉酯堿和高三尖杉酯堿對小鼠白血病L615,肉瘤S-180及腦瘤22均有抑制作用,并能分別處延長其存活率。
(3)三尖杉酯堿有縮小腫大肝、脾的作用。
(4)三尖杉酯堿有明顯降低工白細胞和殺滅幼稚白細胞作用。
(5)種子能驅(qū)除貓的絳蟲;對鉤蟲亦有殺滅作用。
(6)三尖杉酯堿有加快心率、出現(xiàn)熱反應(yīng)、消化功能障礙和骨髓抑制等毒性反應(yīng),但停止后可逐漸恢復(fù)。
【藥用】
(1)敗毒抗癌,用于癌瘤積毒:淋巴肉瘤 三尖杉注射劑 按每天0.5毫克/公斤體重,分2次肌肉注射。1療程15~20天,間隔1周。若白細胞政黨可再用第2療程。亦治肺癌、胃癌。白血病 三尖杉酯堿0.15~0.3毫克/公斤體重,溶于10%葡萄糖注射液 200~500毫升中,緩緩靜脈滴注,每日1次。2~10天為1療程,間歇7~14天,一般1~3個療程(以后仍需間歇給予維護劑量)。總劑量可用至100~300毫克。緩解率86.2%。急慢性白血病均有效。
(2)驅(qū)蟲消積,用于腸蟲疳積:蛔蟲疳瀉 三尖杉種仁15克,使君子仁、大蒜各30克 水煎,食前空腹服,至大便中蟲留言簿肖失為止。鐵蟲疳積 三類杉種仁 炒熟 日嚼服30克。亦治蟯蟲、絳蟲。
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三尖杉的根、莖、皮、葉內(nèi)含多種生物堿,對治療血癌(白血病)和淋巴肉瘤有特殊的療效,故近年來,在醫(yī)學(xué)界備受關(guān)注。其作用主要是由于三尖杉體內(nèi)可提取出三尖杉酯堿和高三尖杉酯堿有效單體,對白血病的緩解率高達82%,而且安全有效。
隨著全社會老齡化的到來,慢性非淋巴性白血病多見于老年人,患者越來越多,并具有低齡化的發(fā)展趨勢。環(huán)境的變化及現(xiàn)代家居應(yīng)用的化學(xué)性裝飾材料的增加,也導(dǎo)致我國白血病患者日益增多。
而目前對非淋巴性白血病主要采取以三尖杉酯堿和高三尖杉酯堿為主的聯(lián)合化療治療方案,經(jīng)臨床使用多年證明,療效顯著。因此,對“雙酯堿”的需求也進一步增加。據(jù)報道,100公斤至150公斤三尖杉干枝葉可提取1克“雙酯堿”。在目前對癌癥尚無更多特殊療效的情況下,三尖杉更顯珍貴,其在國際市場上每公斤的售價已經(jīng)達到24萬美元。
- 上一篇:抗癌中草藥白頭翁的功效
- 下一篇:抗癌中草藥藤黃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