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釋說,胰島素瘤是一種非常罕見的單發(fā)腫瘤,一般沒有特殊誘因;颊弑憩F(xiàn)為Whipple三聯(lián)癥,即空腹低血糖和發(fā)病時,血糖最低只有1.6mmol/L,遠遠低于2.8mmol/L的標準,進行高糖液體或進食后可立即緩解。
除此之外,還會出現(xiàn)因低血糖誘發(fā)的心慌、發(fā)抖等癥狀,有的人會因神經(jīng)性低血糖引起腦組織改變,表現(xiàn)為人格改變、精神錯亂或癲癇。胰島素瘤引起的低血糖精神病癥狀,很容易與精神病混淆,如果不及時就診,反復發(fā)作的低血糖會誘發(fā)神經(jīng)性低血糖,導致腦組織不可逆損傷,也就是說不是精神病的患者有可能變?yōu)檎娴?ldquo;精神病”。
胰島素瘤被切除后,該患者的血糖指標很快恢復到正常水平,沒有出現(xiàn)過低血糖、抽搐等癥狀,精神狀態(tài)也在一天天好轉。
輔助檢查
1.胰島素測定
測定病人的空腹或發(fā)作時周圍靜脈血胰島素水平,是確診為胰島素瘤的直接依據(jù)。正常人空腹周圍血胰島素水平為5~30μU/ml,平均低于24μU/ml。本病病人不僅胰島素水平顯著升高,即使在低血糖狀態(tài)下胰島素水平仍然高(可達100~200μU/ml),為本病最特異試驗。
除了空腹測定外,還可在手術中經(jīng)門靜脈取血測定胰島素,方法為:手術中在辦理輸葡萄糖液前用細針穿刺門靜脈主干取血,測定血糖和胰島素水平。如門靜脈主干血的胰島素大于100μU/ml時,應考慮有胰島素瘤存在的可能,如胰島素值大于200μU/ml,可診斷為胰島素瘤。此法在診斷上的特異性優(yōu)于周圍靜脈血所測定的結果;也可用于判斷胰島素瘤是否已切除完全。
2.空腹血糖測定
禁食15小時,空腹血糖在2.78mmol/L以下者,可確診為胰島素瘤。對一些輕癥病人,禁食可延長至24~48小時以上,以誘時發(fā)作。本病病人多在禁食15~36小時內(nèi)出現(xiàn)低血糖癥狀,如果禁食60~72小時仍不發(fā)作,可排除胰島素瘤。
3.空腹周圍靜脈血胰島素濃度與葡萄糖濃度的比值(IRI/G)診斷法
病人禁食15~72小時,再檢測周圍靜脈血胰島素和葡萄糖水平,并計算胰島素(IRI)和葡萄糖(G)比值。正常人IRI/G小于0.3;如大于0.3可診斷胰島素瘤。本方法比單獨測定胰島素或血糖更為準確。
4.胰高血糖素試驗
靜脈注射胰高血糖素1mg,每30分鐘測血糖和血漿胰島素水平。30分鐘內(nèi)血糖迅速升高,而胰島素濃度下降;注射后1~1.5小時血糖降至正常,2小時后出現(xiàn)低血糖,而胰島素含量升高。如果血糖低于2.5mmol/L,胰島素>100μU/ml,即可明確診斷。正常人無低血糖表現(xiàn)。本試驗陽性率達80%,且較甲磺丁脲法安全,準確性更大。
5.甲磺丁脲(D860)激發(fā)試驗
甲磺丁脲可刺激胰島釋放胰島素,產(chǎn)生持續(xù)3~5小時的低血糖。
(1)靜脈法:早晨空腹抽血測血糖后,靜脈注射甲磺丁脲(20~25mg/kg體重,溶于20ml生理鹽水中),于注射后5、15、30、45、60分鐘各測血糖1次,第2、3小時每半小時測血糖1次,觀察血糖變化。正常人在用藥后半小時血糖達最低值,1.5~2小時恢復正常。胰島素瘤病人注藥后5~15分鐘出現(xiàn)明顯低血糖,且2~3小時后低血糖仍不恢復。
(2)口服法:口服甲磺丁脲和碳酸氫鈉各2g,然后每半小時測血糖1次,連續(xù)5小時。正常人于服藥后1~3小時內(nèi)血糖達最低值;胰島素瘤病人可早期出現(xiàn)血糖最低值,且持續(xù)3~5小時血糖不回升,血漿胰島素含量增高。
進行甲磺丁脲試驗時應注意以下幾點:①對D860不敏感者可出現(xiàn)假陰性;②空腹血糖低于2.78mmol/L時不宜做此試驗;③肝硬變病人可能引起低血糖昏迷。
6.胰島素原與胰島素比值測定
正常人胰島素原與胰島素的比值不超過25%;而胰島素瘤病人的比值增高;有惡性變時更加顯著。
7.其他試驗
L-亮氨酸試驗、鈣劑激發(fā)試驗、血清C-肽測定等都對胰島素瘤的診斷有幫助,并有助于排除其他低血糖的原因。
- 上一篇:癌癥的誤診讓人觸目驚心
- 下一篇:易被誤診的幾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