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癌性疼痛患者很多,對此,除上述方法外,我們還常選用下述綜合方法:
(1)增悅原則的應用。首先是心理上的慰藉,包括語言上的肯定,告訴患者他的疼痛是可以緩解的,而且盡可能從輕地對他的疼痛機理作出解釋。比如說,胸痛的告訴他可能是胸水消退后的胸膜粘連,在無意識中讓患者釋懷。
“中醫(yī)學的目的指向很明確,祛除病家痛苦,增進其健康,盡可能地增添其快樂,提高其生存質量。這在腫瘤患者中,尤其顯得重要。這是因為癌癥給病人帶來了多重病苦,不僅經受著癌癥的心理折磨,而且還有瀕死恐懼,悲傷等的心靈病苦,以及對許多事宜割舍不了的悲哀,再加上手術、放化療本身都是增加病苦的巨大的創(chuàng)傷。因此,在腫瘤的治療康復中,尤其要強調盡可能地減少患者的痛苦,增加其快感或愉悅。”只要符合這一目的指向,很多方法都可選用,例如對許多患者采取合理的藥物熏蒸泡洗可減輕痛苦,增添舒適感;必要的舞蹈、健身操可活絡筋肉,暢通經氣;人對人的按摩指壓也可減輕不適,增加舒服感,因此都是中醫(yī)常用之法。
(2)中醫(yī)藥內服的辨證湯劑中佐用止痛之劑。
(3)治療中重視內外兼治,必要者佐用外治干敷劑或擦劑,軀干疼痛的常配合用熏洗劑。如對腸粘連或有軀體疼痛者可外敷或熏洗;食道癌患者吞咽困難時可用糊劑;乳腺癌根治引起臂腫者,外熏加浸泡消腫;骨轉移伴疼痛者或關節(jié)疼痛或肝陽上亢者,可中藥煎湯浸泡雙腿。總之,只要有利于緩解癥狀,便可因人而異采用各種外治法,既符合“增悅”原則,減輕病痛,又避免了對腸胃的損傷,而且與內服同用,不影響抑制癌腫的這一治病之本。
(4)小劑量配合諸如新癀片、阿司匹林等非阿片類鎮(zhèn)痛劑。
(5)一般患者入靜后疼痛較甚,入睡前采用小劑量消炎痛栓劑,既不傷胃,又可止痛,而且對某些腫瘤還有輔助治療作用。
(6)對有親屬陪伴者,應囑親屬經常以手輕柔的按撫患者,這種按撫,既可傳遞親情,又可幫助患者鎮(zhèn)靜,從而起到很好的止痛之效。
一般,我們不太主張盲目用強阿片類鎮(zhèn)痛劑,因為這類制劑在鎮(zhèn)痛的同時常有麻痹胃腸神經的副作用,從而出現納呆、嘔呃、便秘等等令患者痛苦之癥。我們寧可以第1、2階梯類止痛藥配合上述諸法來取得滿意的療效,雖麻煩些,但病人往往舒服多了。
- 上一篇:中醫(yī)治療癌癥疼痛
- 下一篇:咋減輕晚期癌癥病人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