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熱型銀屑病
又稱風(fēng)濕血燥型銀屑病,系濕熱內(nèi)蘊(yùn)、偶受外邪侵?jǐn)_,或恣食魚腥、辛辣之品,助濕化熱,致使內(nèi)外風(fēng)、濕、熱邪搏結(jié),發(fā)于肌膚,出現(xiàn)皮損發(fā)紅有滲液,而少有鱗屑為主癥的證候。
銀屑病臨床表現(xiàn)
發(fā)生在腋窩、乳房下、腹股溝、會(huì)陰、胴窩、肘窩、肛周等皮膚皺褶部位牛皮癬皮損發(fā)紅,常相互融合成大片,表面鱗屑較少,潮濕有滲液,輕微瘙癢。身熱體倦,口干不渴;舌質(zhì)紅、苔黃或根膩,脈滑數(shù)。
治宜清熱利濕,涼血解毒。
常用藥物有龍膽草、黃芩、黃連、黃柏、苦參、茯苓、澤瀉、蒼術(shù)、萆解、生地、丹皮、茵陳、苡仁、土茯苓、草河車、山豆根、蒲公英、白鮮皮等。處方可選用:
。1)消銀二湯加減,藥用:龍膽草、炒山梔、鹽黃柏、苦參、蚤休;銀花、生地、赤芍、澤瀉、土茯苓、白鮮皮。每日一劑,水煎取汁分早晚服。
。2)黃連解毒湯加減,藥用:黃連、黃芩、黃柏、銀花、澤瀉、苡仁、竹葉、蠶砂、大青葉、車前子、紫草、地丁。每日一劑,水煎取汁分早晚服。
(3)治癬湯加減,藥用:澤瀉、苡米、豬苓、蒼術(shù)、連翹、茵陳、當(dāng)歸、赤芍、丹皮、苦參、蟬衣、菊花、木通、白鮮皮。每日一劑,水煎取汁分早晚服。
(4)三黃湯加減,藥用:黃芩、黃柏、黃連、茵陳、薏苡仁、雙花、苦參、澤瀉、土茯苓、白鮮皮、山豆根、地膚子、車前子、龍膽草。每日一劑,水煎取汁分早晚服。
。5)萆薛滲濕湯加減,藥用:蒼術(shù)、黃柏、澤蘭、豬苓、萆蘚、青皮、丹參、生苡仁、忍冬藤、土茯苓、蒲公英、路路通、川牛膝。每日一劑,水煎取汁分早晚服。
(6)土茯苓湯加減,藥用:土茯苓、白鮮皮、地膚子、鳳尾草、苦參、炒黃芩、炒梔子、炒黃柏、忍冬藤、八月扎、炒枳殼、川樸花、白花蛇舌草。每日一劑,水煎取汁分早晚服。
- 上一篇:專家為銀屑病患者分憂解惑
- 下一篇:銀屑病反復(fù)發(fā)作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