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癬的原因有哪些呢
體癬致病真菌包括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犬小孢子菌、白色念珠菌等。后兩種菌動物為帶菌者,故常由接觸患癬菌的貓、犬等而染病。初發(fā)為針頭到綠豆大小丘疹、水皰或丘皰疹,從中心向外發(fā)展,中心炎癥減輕,邊緣由散在的丘疹、水皰、丘皰診、痂和鱗屑連接成環(huán)狀隆起,中心部可再次出現(xiàn)多層同心圓樣損害。瘙癢明顯,搔抓后可引起局部濕疹樣改變,易繼發(fā)細菌感染。
體癬的癥狀表現(xiàn)
體癬在一開始只是局部皮膚發(fā)生紅斑、丘疹或水皰等損害,但是慢慢隨著水皰干涸就會脫屑向四周逐漸擴大,由于所呈的形狀不同,顧因此又把體癬叫作錢癬或圓癬,隨著時間的推移,皮損周邊部位炎癥也開始很明顯。然后就是要了解體癬這類皮膚病發(fā)病的季節(jié)性,體癬可能會一年四季都發(fā)生,但是輕重不一,體癬一般夏季最明顯,冬天就遜色很多,因為夏天天氣暖和潮濕,容易產生真菌,這樣就會提高患有體癬的風險,體癬患者常常會伴有明顯的瘙癢,也許到了天氣比較冷的時候會得到緩解,到只要天氣變熱就會再次發(fā)作。
體癬該如何去治療
(一)局部治療
體、股癬治療多以外用藥為主,主要是酸類藥物,這些藥物若同時具有角質解離作用,則更能增加治愈的機會,但對局部也有刺激的弊病。近年來,咪唑類抗真菌藥物有很大的發(fā)展,這是一組抗真菌譜廣、作用較快的藥物。丙烯胺類藥物的殺真菌作用,具有療程短、療效高,復發(fā)率低的特點。
1.酸類藥物水楊酸、苯甲酸、冰醋酸(10%)、十一烯酸和過氧乙酸(3%)等廣泛應用于臨床,皮膚嬌嫩處慎用。
2.咪唑類藥物硝酸咪康唑霜(達克寧霜),1%~2%酮康唑霜,1%聯(lián)苯芐唑霜或溶液等,每天外用1~2次,一般堅持治療2~4周,可獲痊愈。
3.丙烯胺類藥物1%特比萘芬軟膏或溶液,每天外用2次,堅持治療1~2周,可獲痊愈。
4.嗎啉類0.5%阿莫洛芬乳膏,每日1次,療程2周左右可獲痊愈。
5.其它環(huán)吡酮胺軟膏及復方制劑,如派瑞松霜(內含抗細菌制劑及激素)也可應用,尤其適合炎癥明顯、瘙癢劇烈的患者
(二)全身治療
對于廣泛性體股癬,也可并用內服藥物治療,但不作為首選治療。
1.伊曲康唑(斯皮仁諾)口服100mg/d,連服15日,或200mg/d,連服7日,進餐時服藥,伊曲康唑可達最佳的生物利用度。
2.酮康唑口服0.2g/d,進餐時服藥,療程2~4周。因其嚴重的肝臟毒性及內分泌影響已限制其在臨床的應用,已為伊曲康唑等毒性作用小,療效好的藥物所取代。但該藥價格相對便宜,在經(jīng)濟不發(fā)達的地區(qū)仍可用于短程治療。
3.灰黃霉素成人0.6~0.8g/d,分2~3次口服。飯后服,療程4周左右。因其療程較長,療效欠佳,目前臨床已很少應用灰黃霉素治療體股癬,僅用于頭癬治療。
4.氟康唑每周服藥1次,每次150mg,療程3周。
5.特比萘芬口服250mg/d,療程2周;或第1周口服250mg/d,以后隔日服250mg,總療程3周。
(三)中醫(yī)藥治療
本病中醫(yī)稱為“圓癬”、“錢癬”。以外治為主。
1.土槿皮30g、百部30g、蛇床子15g,50%酒精240ml,浸泡3~7日,去渣,外擦患處,每日2~3次。
2.青木香60g、50%酒精240ml,浸泡3~7日,去渣,外擦患處,每日2~3次。
3.鮮羊蹄跟(土大黃)搗爛,或用醋磨汁,涂搽患處,每日2~3次。
4.鮮大蒜汁涂搽患處,每日2~3次。
如何遠離體癬
真菌乘虛而入
體癬、股癬和足癬,其罪魁禍首是真菌。氣候潮濕、溫暖的環(huán)境適宜真菌的生長,加之孩子的皮膚嫩薄,出汗較多,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真菌就很容易乘虛而入了。如果家長有手足癬、體癬或股癬,又不經(jīng)治療或治療不徹底,孩子就可通過直接接觸父母或間接接觸受真菌污染的物品,如鞋襪、毛巾、浴盆等而被傳染上。這其實是很重要的感染途徑,卻又往往被忽略。
另外,不注意個人衛(wèi)生,不勤洗澡、換衣服,穿一些不透氣的衣服、鞋襪等,造成局部皮膚潮濕、溫度高,也容易得癬病。
而且,不同部位的癬是可以通過搔抓互相傳染的。
挑藥不再煩
孩子患上體癬、股癬或手足癬后,父母們都會為一件事而煩,那就是治療。雖然平時自己得了癬病會買點外用藥一涂了事,但對孩子,家長會擔心藥物里含有激素,或者含其他對孩子有影響的成分。
確實如此,家長給孩子選藥時,應該挑一些刺激性小的癬藥,而含激素的藥物就更不宜隨便使用了。因為不恰當?shù)厥褂眉に,常常會導致皮損加重。對于孩子而言,一般只需外用藥物就行了,選用一些殺真菌藥,例如達克寧軟膏、蘭美抒軟膏、美克軟膏、益康唑軟膏、酬康唑軟膏等,每天外涂一到兩次。
- 上一篇:體癬患者需要養(yǎng)成的生活習慣
- 下一篇:患上股癬如何用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