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冬季皮膚瘙癢的問題,專家提供了眾多簡單易用的方法,不過,要注意的是,如果簡單的處理效果不好,就要記得盡早到正規(guī)醫(yī)院皮膚科就診喲。因為如果長時間皮膚瘙癢不好,可能會存在一些疾病如腫瘤、甲狀腺疾病等的先期征兆。
皮膚瘙癢應(yīng)該抹啥藥
皮膚用藥應(yīng)把握好幾點原則,一是分析病因?qū)ΠY用藥;二是觀察皮疹特點,選擇合適的劑型;三是看病變部位,選合適藥物。
皮膚瘙癢以局部用藥為主,如果皮膚已出現(xiàn)過敏反應(yīng),可用地塞米松、涂抹患處,一天2~3次,病情好轉(zhuǎn)后馬上停藥。
一般來說,皮炎平等激素類藥膏對癥狀較輕的皮膚濕疹有效,即皮膚出現(xiàn)紅斑、丘疹、水皰、脫皮,同時伴發(fā)癢和燒灼感。如因過敏導(dǎo)致皮膚瘙癢,應(yīng)口服抗組胺藥物,如撲爾敏、賽庚啶等,但司機、高空工作者宜用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抗組胺藥,以免因嗜睡而影響工作。癥狀較輕者,可用冷敷方法緩解瘙癢,同時要遠離致敏物。
防治皮膚瘙癢妙招
藥醋療法。取苦參100克,加入食用白醋適量,浸泡3~5天即成。每日洗浴時,加入苦參醋液30~50毫升于浴水中洗浴,或用棉簽蘸藥液外搽瘙癢處,每日2~3次,連用5~7天。
藥酊療法。取夜交藤、雞血藤、烏梢蛇各20克,加入上等白酒適量,浸泡1周即成。每日洗浴時,加入藥液30~50毫升于浴水中洗浴,連用5~7天。
藥浴療法。取荊芥、防風(fēng)、苦參、絲瓜絡(luò)、蛇床子、當(dāng)歸各30克,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洗浴,每次10~20分鐘,每日2~3次,每日1劑,連續(xù)5~7天。
填臍療法。取紅花、紫草、山梔、大黃各等量,研為細末,加冰片適量,混合均勻,裝瓶備用。使用時每次取藥末少許,加凡士林調(diào)成糊狀,外敷于肚臍孔處,敷料包扎,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連用1~2周。
足浴療法。取苦參、癬皮、蛇床子、蟲衣、紅紫草、防風(fēng)各10克,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溫時足浴,每日2次,每次10~30分鐘,每日1劑,連用5~7天。
填足療法。取刺蒺藜、何首烏各等量,研為細末,裝瓶備用。每晚洗浴后,取藥末適量,加米醋少許調(diào)為稀糊狀,外敷于雙足心涌泉穴,敷料包扎,膠布固定,每晚貼敷,次晨取下,連用7~10天。
飲食療法。取大棗20枚,綠豆100克,豬油1匙,冰糖適量,加水共煮至綠豆開花即可服用,每天服1劑,分幾次服下,一般服1周即可減輕瘙癢感。
皮膚瘙癢別“燙澡”
入冬后環(huán)境濕度下降,人體皮膚中的水分蒸發(fā)就會增多,皮膚變得干燥,這是引起瘙癢的主要原因。因此,預(yù)防瘙癢,最根本的一點就是要保持皮膚的濕潤。
老年人多從小腿脛骨前面的皮膚開始瘙癢,這是因為脛骨前面的皮膚中分布的皮脂腺最少,老年人的皮脂腺普遍開始萎縮,缺乏脂膜的保護。所以,每次洗完澡后,人們可在經(jīng)常感覺瘙癢的部位適當(dāng)涂抹一些含有油脂的潤膚霜等,能有效減輕瘙癢。
許多有瘙癢毛病的人喜歡用溫度高的水“燙澡”,認(rèn)為這樣可以緩解癥狀。其實“燙澡”會嚴(yán)重破壞皮膚表面的脂膜,使皮膚變得更加干燥,而且過強的熱刺激也會使局部的皮膚變得肥厚、粗糙,瘙癢更嚴(yán)重。
- 上一篇:冬天易得皮膚瘙癢癥緣由
- 下一篇:冬季皮膚瘙癢需要注意保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