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寒從腳下起”的說法,因為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慢而少,而且,我們腳部的皮下脂肪又較薄,因而保暖性較差,F(xiàn)代醫(yī)學認為,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雙腳遠離心臟,血液供應較少,腳掌上還密布了許多與人體相通的小血管。因此,一旦腳部受涼,會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腸胃道以及其他內(nèi)臟器官的疾病,并且,很容易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和婦女痛經(jīng)等病癥。
所以,在一年一度的“倒春寒”到來之際,快來學一學,如何防凍腳。
尾骨、腳心處貼上暖寶寶
如果想要使雙腳和內(nèi)臟暖和起來,那么在尾骨上貼個暖寶寶是再合適不過的了。因為中醫(yī)的長強穴,也就是行于后背正中的督脈的起始穴位,具體位于尾骨末端,陽氣就是從這里開始生發(fā),統(tǒng)領(lǐng)人體陽氣,有“陽脈之海”的美譽。
暖寶寶貼在這里,不僅可以促進下半身血液循環(huán)更流暢,而且能使子宮、卵巢、膀胱等器官也因此變得更暖和。它振奮了人體的陽氣,加速氣血循環(huán),人體自然會感到全身溫暖。春寒料峭,穿上春意盎然的短裙、筒襪,就不必再擔心身體、內(nèi)臟會受涼了。
另外,還可以在腳心貼暖寶寶,因為雙腳距離地面冷氣最近,冷氣最容易從雙腳侵入人體。貼上暖寶寶,就能緩解地面冷氣的影響。另外,腳心附近一個中醫(yī)的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經(jīng)常按摩、刺激、保暖涌泉穴,也有益于補腎壯陽、改善手腳冰涼癥狀。
多穿襪子 最里面穿五指襪
“筒襪控”們,面對春天的氣息,很難抗拒筒襪的誘惑。那么為了更好地防寒保暖,建議多穿幾條筒襪。
接觸皮膚的最里面一層可以穿吸濕性良好的絲質(zhì)筒襪,然后再在外面套上棉質(zhì)筒襪。如果仍覺得冷,可以以“絲質(zhì)、棉質(zhì)、絲質(zhì)、棉質(zhì)”的順序疊加。為了防止穿得太多而導致血液不流通,最里面的兩條可以使用五指襪。
穿上五指襪,可以把每個腳趾都分開,將腳汗從每個腳趾之間吸出來,不會因腳汗涼了而感到腳冷。另外五指襪還利于腳趾的活動,使腳部血液更加通暢,不容易凍腳。五個腳趾分開以后,腳趾之間經(jīng)常處于干燥衛(wèi)生的狀態(tài),不給細菌賴以生存的條件,還從源頭上防止了交叉感染,抗菌除臭。
睡前用熱水洗腳
熱水洗腳視為重要的保健功法之一。的確,睡前用溫水泡腳15~20分鐘,熱水泡腳既可預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又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部皮膚和組織營養(yǎng),減少下肢酸痛的發(fā)生,使人精力充沛。還可改善局部血液 循環(huán),驅(qū)除寒冷,促進代謝,從而起到養(yǎng)生保健的作用。但要注意防止燙傷皮膚,溫度應以40—50攝氏度,時間以半小時內(nèi)為宜。同時,飯后不宜馬上泡腳,易影響消化,入睡前效果最佳。
做一些局部按摩
手按摩:兩手合掌,反復搓摩,使其發(fā)熱,然后左手緊握右手手背用力摩擦,接著右手緊握左手手背摩擦,這樣反復相互共摩擦15-20次。
腳心按摩:坐床上,屈膝,腳心相對,左手按右腳心,右手按左腳心,兩手同時用力,反復按摩15-20次。
腿按摩:坐床上,腿伸直,兩手緊抱左大腿根,用力向下擦到足踝,然后擦右大腿根,一下一上為1次,共擦15-20次。
耳按摩:以食指和拇指分別置于耳輪上部的前、后側(cè),沿耳輪由上而下揉捏8次,再由下而上揉捏8次,有防治耳殼凍瘡的功效。取適量食醋在火上加熱,然后取消毒紗布一塊蘸醋外敷患處。
多做運動不怕冷
加強體育鍛煉,比如:慢跑、登山等。運動可促進體內(nèi)血液循環(huán),加強新陳代謝,改善神經(jīng)末梢血液流通不足等癥狀,運動時以微汗為宜。平時加強手部和腳部運動,比如:經(jīng)常搓手,工作學習閑暇時多活動腳腕。久坐或久立的人必須重視工間操,多做手足和腰部活動,以加強血液循環(huán)。
喝姜湯終極暖身
眾所周知的防寒終極方法,就是喝姜湯。生食姜,姜中的姜辣素可以有效對抗感冒。建議大家把姜加熱后服用,加熱后的姜會產(chǎn)生一種叫姜烯酚的物質(zhì),它通過刺激胃壁使得血流暢通,促進氣血循環(huán)和新陳代謝,從而產(chǎn)生身體熱量。出門前,不妨先喝碗姜湯暖暖身,帶著一身熱乎氣才能真正地綻放美麗。
熬姜湯一般挑選表皮顏色鮮艷、柔軟、外形飽滿、沒有裂口的新鮮姜。姜皮含有很多營養(yǎng)成分,因此熬湯時應該少去或不去皮,另外還可以配上養(yǎng)血、活血的紅糖,甜辣適口,趁熱喝下,還能幫女性祛除風寒、緩解痛經(jīng)等不適癥狀。
需要注意的是,有胃潰瘍等腸胃疾病、陰虛火旺、目赤內(nèi)熱體質(zhì)的女性都要少喝,以免刺激腸胃誘發(fā)舊病,或引發(fā)肝火過盛。
- 上一篇:冬季寶寶為何容易紅臉蛋 寶寶肌膚護理
- 下一篇:女性外陰濕疹應該如何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