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眼又名肉刺,多由于鞋履狹窄,足底和足趾長期受壓、摩擦而形成的一種局限性圓錐狀角質(zhì)增生物。多生于成年人足底前端或足趾間,數(shù)目不定,通常1~2個,大小似豌豆,形類雞眼,足底部在行走或受壓時疼痛。
針灸治療雞眼,古代文獻(xiàn)未見記載,F(xiàn)代在1956年就有采用直接灸治療雞眼的臨床報道。而從八十年代至今的十余年,更積累了相當(dāng)豐富的治療經(jīng)驗,穴位刺激方法包括針刺、艾灸、穴位注射、火針等,其中,以穴位封閉和艾灸所觀察的樣本較大,效果也較好。
穴位注射
(一) 取穴
主穴:分3組。1、內(nèi)庭、昆侖;2、太沖、太溪;3、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外踝與內(nèi)踝后連線的中點。
(二) 治法
每次用一組穴,可獨(dú)用一組,亦可交替輪用。第1組穴,用2%普魯卡因5毫升加鹽酸腎上腺素2滴,每穴注入2.5毫升,每周治1次;第2組穴,以2%普魯卡因1毫升加鹽酸腎上腺素0.2毫克,分注于患側(cè)太沖、太溪,5天注入1次;第3組穴,以0.5~1%普魯卡因5毫升和鹽酸腎上腺素0.1毫升注入阿是穴,每周2次。
- 上一篇:幾個治療雞眼的處方
- 下一篇:自我治療雞眼的小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