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真菌病的診斷主要依賴于甲屑的直接鏡檢和培養(yǎng)。
真菌學檢查
收集足夠的標本是關鍵,遠端甲下型可用刮匙、牙科刮鏟及甲起子取甲下碎屑;近端甲下型可用甲鉆或解剖刀,白色淺表型可用刮匙,刮取病變區(qū)和正常區(qū)交界部位靠近甲床的甲屑,加10%氫氧化鉀(KOH)直接鏡檢。見到分支菌絲即可支持診斷。需要注意的是,青霉、曲霉、頭孢、鐮孢,殼蠕孢和白念珠菌等可形成菌絲與假菌絲而與皮膚癬混淆。沙堡瓊脂培養(yǎng)應采用兩管法(其一不含放線菌酮),培養(yǎng)6~8周。
組織病理學
病甲角質增厚,疏檢,角質細胞呈網籃狀排列,并有不同程度的破壞,可見裂隙、空腔。甲板內如見細長規(guī)則菌絲或關節(jié)菌絲,提示為皮膚癬菌,其菌絲多橫行生長,少數斜行或縱行生長,有的檢出圓形或橢圓形的小細胞,聚集成團,可見芽生孢子、假菌絲及厚壁孢子,提示為酵母菌。這些菌細胞多位于甲板內層,少數見于甲板外層或中層;甲板中若出現(xiàn)不規(guī)則的粗大菌絲,有葉狀結構,色澤不均勻,部分呈褐色或黑褐色,生長紊亂,則提示為非皮膚癬菌性真菌。
- 上一篇:哪些因素可導致灰指甲
- 下一篇:什么因素可導致灰指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