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閱讀:白癜風(fēng)患者如何避免陽(yáng)光暴曬?
白癜風(fēng)(vitiligo)一詞來(lái)源于拉丁語(yǔ)vitium,意“缺損”,或vi-tellus,指“小牛白色斑片”。
公元一世紀(jì),羅馬醫(yī)生Celsus所寫DeMedicina中,可見(jiàn)vitiligo一詞。Vitiligo在許多古籍中常常出現(xiàn)。
《古蘭經(jīng)》中baras一詞意指白色皮膚,常用來(lái)描述Jesus治愈后的狀況。
佛教圣書Vinay Pitak(624~544B.C.)中記載,患kilas的人不能做牧師。印度Manusmriti(200 B.C.)中記載,患svitra(白斑)不受尊重。
印度文獻(xiàn)中,kilas(kil指白色,as意拋棄)和palita(pal含灰色、年老、老年之意)可追溯到公元前1500~1000年,指的是皮膚上的白色斑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