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日益增多的CKD患者,雖然腎臟替代治療手段的迅速發(fā)展可延長終末期腎衰患者生存期,但并發(fā)癥問題(心腦血管并發(fā)癥、腎性骨病、營養(yǎng)不良、貧血等)卻日益突出,成為影響患者生存期的主要因素。其中,營養(yǎng)不良與CKD患者生存率密切相關,而通過合理的營養(yǎng)治療,可改善患者營養(yǎng)狀況,改善代謝紊亂,延緩CKD進展,提高生存率,使患者長期獲益。
1、 低蛋白飲食
每日食物中蛋白質總量低于每公斤體重0.5克,基本上采用素食。適用于腎臟疾 病伴腎功能不全或尿毒癥者。臨床可選食富含維生素的食品,如蘋果、芹菜、花菜 、番茄、冬瓜、粳米、面等。
2、 高蛋白飲食
一般在通常飲食基礎上,增加蛋白質含量。以每公斤體重1.5~2.0克計算。適 用于腎臟病高蛋白血尿致血漿蛋白低下,腫勢銳減顯著消瘦而無腎功能不全者。臨 床可選食瘦肉、黑魚、鯉魚、海參、禽蛋等,不可選食動物肝、腎、心、魚卵等, 少吃黃豆、大麥、玉米等。
3、低脂肪飲食
食物挑選油脂、膽固醇含量低者。適用于腎功能不全或血脂升高的腎臟疾病患 者。臨床可選食海藻、紫菜、黑木耳。山楂、洋蔥、蓮心、芹菜、荸薺、海帶、粳 米、面食等。
4、 高熱量飲食
飲食中增加進食的次數(shù),增加點心、甜食、糖類。適用于慢性腎炎、慢性腎衰 而無糖尿病的腎臟疾病患者。
5、 低鹽、無鹽飲食
食物中含鹽量每天在5克以下為低鹽,不加鹽者為無鹽飲食。適用于急性、慢性 腎臟病患有水腫、高血壓者。
慢性腎炎按其起病方式可有以下幾種:
(1)急性腎炎起病,未能徹底治療,臨床癥狀及尿蛋白持續(xù)存在,遷延至1年以上,逐漸發(fā)展成為慢性腎炎。
(2)過去曾有急性腎炎病史,經(jīng)數(shù)周或數(shù)月治療后,臨床癥狀及尿蛋白消失,腎功能正常。經(jīng)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2~5年(長者可達數(shù)十年)以后,因上呼吸道感染或其它系統(tǒng)感染或過度勞累,突然出現(xiàn)蛋白尿、水腫或高血壓等癥狀。
(3)過去無腎炎病史,因上呼吸道或其他感染,出現(xiàn)顯著水腫及大量蛋白尿等腎病綜合征癥狀。
(4)過去無腎炎病史,短期內出現(xiàn)蛋白尿,進行性高血壓或腎功能不全癥狀。
。5)過去無腎炎病史,常因感染或勞累后出現(xiàn)血尿和(或)蛋白尿,經(jīng)短期休息后很快減輕或消失。如此反復發(fā)作,而無明顯臨床癥狀。
。6)過去無腎炎病史,在正常體檢時查出有少量蛋白尿或因其它疾病做尿常規(guī)化驗時有蛋白尿。
99營養(yǎng)師溫馨提醒腎病患者要認識自己的病情,了解自己的飲食禁忌,遠離高脂肪、高熱量、高蛋白食物。
- 上一篇:慢性腎炎的飲食和生活須知
- 下一篇:青壯年也要預防腎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