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殘余腎功能有以下幾方面:
(1)選擇合適的透析方案 血液透析患者最好每周透析2次,以減少體內容量和滲透壓的變化幅度,有利于殘余腎功能的保護。有研究表明,血透患者比CAPD患者的殘余腎功能下降快,其原因有:血透過程中產生的炎癥介質反復作用于已損傷的腎臟;透析過程中滲透壓的快速變化和相應產生的容量減少使腎臟缺血加重等。所以,當有些患者一定要保持殘余腎功能,必要時可采用CAPD,臨床證實,長期CAPD患者每日仍可有1000ml以上的尿量。
(2)控制高血壓 高血壓對任何患者都是一個促進腎臟疾病進展的因素,特別是透析患者,容易產生水潴留及脂質代謝紊亂,這兩者又是引起血壓增高和腎動脈硬化的危險因子;將透析患者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非常重要,且應選擇對腎臟損害較小的降壓藥。
(3)原發(fā)病的治療 不同病因的腎病,殘余腎功能下降的程度和進展速度各不相同。糖尿病腎病腎功能惡化最快,但早期積極地強化胰島素治療,對減慢殘余腎功能下降也有一定作用。狼瘡性腎炎雖然到了尿毒癥期,也不應輕易放棄原發(fā)病的治療,大量臨床病例證明,即使發(fā)展至終末期的狼瘡性腎炎,經(jīng)過激素沖擊治療或血漿置換后腎功能亦有恢復的可能,甚至有較長時間脫離透析的報道。多囊腎、慢性腎盂腎炎及腎動脈硬化導致的終末期腎病,可較長時間保持尿量,應在多方面加以保護,包括積極預防和控制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及避免使用腎毒性藥物。
(4)防止透析中低血壓反應 透析患者既不能水潴留,又不能體重過輕。在透析中清除水的速度不能太快,盡量防止出現(xiàn)低血壓,因為有效血容量不足,可使腎臟進一步缺血,加重腎臟損害。有些血液透析患者既有尿量又有輕度水潴留但不能耐受超濾,可以口服利尿藥,既可增加水分和溶質的清除,又可防止透析中發(fā)生低血壓。
(5)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膜 高分子合成膜(如聚砜膜、聚丙烯腈膜等)可減少透析中補體的活,降低炎癥介質與細胞因子的產生,對保護殘余腎功能和減少透析并發(fā)癥均有益處。此外,使用無熱源的透析用水和碳酸氫鹽透析液,提高透析液鈉濃度,可減少細胞因子的生成,防止透析中滲透壓突然變化造成的腎損害。
- 上一篇:慎防減肥藥“減掉”您的腎
- 下一篇:腎萎縮如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