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癥是因為腎臟衰竭而導致多種器官功能失調,而引起種種的臨床癥狀的癥候群;颊弑仨毥逯L期透析或者是腎臟移植的方式才能改善癥狀。盡管如此,對病人本身、家屬成員乃至社會成本仍是一項相當大的負擔。所以,如何針對尿毒癥的發(fā)病原因加以控制及治療,以遏止或緩和腎功能的惡化,實屬一大重要課題。
在引起腎衰竭的眾多原因中,以糖尿病、高血壓及慢性腎小球腎炎最為常見。尤其前兩者因屬系統(tǒng)性疾病,使得患者可能因其他癥狀而得知罹患該病,而加以治療,不像慢性腎小球腎炎的病患,在得知患有此病時,可能已經是尿毒癥的患者了。所以,在此跟大家談談,如果您是糖尿病抑或高血壓的病患,您要如何去保護自己的腎臟。
糖尿病大致可分為胰島素依賴型及非胰島素依賴型。前者約有百分之三十五的病者會并發(fā)腎病變;后者的發(fā)生率差異性較大,從百分之十五到六十均有報告過,這種差異性可能跟種族及遺傳有相關性。
糖尿病腎病變的特征包括早期因腎臟灌流量的增加使得腎臟顯得較大;通常視網膜病變會比腎病變更早出現(xiàn);而臨床癥狀則是以尿蛋白為主,血尿罕見。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腎功能異常而無上述情況,則需考慮其他病因。蛋白尿在早期是尿液試所測不出來的,稱為顯微蛋白尿期。此時,嚴格地血糖控制可改善此階段的蛋白尿,能使腎病變不會進行性發(fā)生。若腎病變繼續(xù)惡化,則進入不可逆的臨床蛋白尿期,常可達腎病癥候群的階段,使得病人出現(xiàn)嚴重水腫,甚至呼吸困難的癥狀。這時腎功能開始下降,若無合并其他腎傷害因子,約三至七年病人會變成尿毒癥。要強調的是,一旦腎病變到達臨床蛋白尿期,即使嚴格控制血糖仍不能改變腎功能惡化的命運。這時候,您就必須嚴格控制血壓,減少蛋白質攝取量,并以高品質之動物性蛋白質為主,避免服用具腎毒性之藥物或非必要之造影檢查。另外服用血管收縮素轉換抑制劑,可減少尿蛋白排出量以緩和腎功能惡化的速度。當然,和您的醫(yī)師密切配合最為重要。
高血壓常常是腎臟功能惡化的禍首之一。它可藉由對腎小動脈內皮細胞的傷害而引起動脈血管壁增厚、狹窄,甚其至類纖維壞死而產生腎硬化、腎衰竭。其程度與血壓的高低有關。良性高血壓,可因腎臟自身的調節(jié)代償作用,而減少血壓對腎小球的破壞,但高血壓病者若患有原發(fā)性腎病或其他腎毒性因素,就容易因破壞代償機轉引起蛋白尿進而腎衰竭。惡性高血壓因更易導致腎小動脈狹窄,使腎小球更缺血,進而活化腎素-血管收縮素-腎上腺皮質醛酮系統(tǒng),使血壓更升高,產生惡性循環(huán)引起腎功能急劇遽惡化。這時,積極控制血壓乃是唯一的不二法門。另外尋找可治愈之次發(fā)性高血壓是重要的。控制方面,應從運動、飲食及血壓藥物著手。
總而言之,糖尿病及高血壓為常見之尿毒癥重要病因。早期且積極的治療,能夠有效地降低腎病變的發(fā)生。
99熱心醫(yī)生溫馨提醒,很多疾病都有一些相關聯(lián)系,只要生活中做好身體的保健,就能及早預防各種疾病,在疾病早期及時治療,也能更好幫助疾病的好轉。
- 上一篇:尿毒癥的癥狀與治療
- 下一篇:誘發(fā)尿毒癥的因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