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淋巴瘤屬于淋巴造血系統(tǒng)腫瘤,近年在診療方面有不少新進展,但仍有許多困難和挑戰(zhàn)。根據(jù)美國NCCN2008年版淋巴瘤治療指南,結合我科臨床體會,重點對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提出以下一些建議供同行參考,尤其對基層醫(yī)院及非腫瘤專業(yè)醫(yī)師可能有所幫助,不當之處批評指正。
1. 淋巴瘤的淋巴結腫大為無痛性、進行性腫大,除非壓迫周圍器官產(chǎn)生疼痛。對于長期伴有發(fā)熱、消瘦、盜汗者更應警惕淋巴瘤的可能。
2. 很多結外淋巴瘤并無淺表淋巴結腫大,而是結外器官侵犯的相應表現(xiàn)(如皮膚、鼻腔、骨骼、胃腸道、睪丸、乳腺等),應注重病變部位的組織活檢。
3. NCCN指南仍強調要獲取足夠的腫瘤組織(完整淋巴結),確切的病理診斷和分型對于治療至關重要。細針穿刺(fine needle aspiration)不能用于淋巴瘤的初次診斷;粗針穿刺活檢(core needle biopsy)也不被推薦。
4. 所有NHL病人治療前都應做骨髓活檢或穿刺,以明確是否有骨髓受侵。
5. NCCN2008指南增加了化療前常規(guī)檢測乙肝病毒的要求(丙肝指標檢測只要求在高危個體進行)。特殊病例應在化療或免疫化療前進行預防性抗病毒治療,降低病毒拷貝數(shù)量到安全范圍內(nèi),減少病毒被激活的風險。
6. 對PET或PET/CT檢查的共識:治療結束至少應休息3周以上再進行;熀笮菹6~8周、放療后休息8~12周。對于殘存病變呈陽性者,應再取活檢以明確病變性質。
7. 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NCCN2008指南推薦一線治療方案有R-CHOP21、R-CHOP14、R-EPOCH。明確了大劑量化療聯(lián)合自體造血干細胞解救(high dose therapy with autologous stem cell rescue,HDT/ASCR)在一線治療達緩解后的強化地位。
8. 胃MALT淋巴瘤IE期幽門螺桿菌陽性者僅給以公認的抗幽門螺桿菌抗生素治療,3個月時再分期和內(nèi)鏡隨訪。
9. 外周T細胞淋巴瘤有較強異質性,目前尚無肯定有效治療手段,原則上按侵襲性NHL治療原則進行。NCCN2008指南推薦首選臨床試驗,之后的選擇是化療。一線化療包括CHOP、EPOCH和HyperCVAD/MTX-AraC。
10. 復發(fā)難治性NHL的治療:尚沒有標準方案。一是挽救性化療如GDP、GROC、DHAOx方案,多次復發(fā)者可選PEP-C、GND方案有效率較高。二是某些新藥的臨床應用如硼替佐米、沙利度胺、伏立諾他、mTOR抑制劑等。三是分子靶向治療如各種單抗治療(抗CD20、CD22、CD52等)、放免治療(90Y-CD22單抗)等。四是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包括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AHSCT)、AHSCT聯(lián)合靶向治療、聯(lián)合放射免疫治療以及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