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季節(jié)都有不少人會患上感冒,特別是春季,是感冒的流行期。為了快速治好感冒,一名感冒患者買了4種感冒藥“混”著吃。誰知道,竟然吃成了急性腎衰竭。
為何亂吃感冒藥會導致腎衰竭?
感冒藥的主要作用是緩解患者的全身酸痛、發(fā)燒、流涕等癥狀,因此含有一些解熱鎮(zhèn)痛的成分。解熱鎮(zhèn)痛的成分對人體還有一個“附帶”的作用,就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使供應腎的血管收縮、腎血流量減少。加上感冒發(fā)熱時,人體水分流失較快,整個身體的血容量不足,流向腎臟的血液也就相應地減少,兩個因素均可導致腎缺血,從而引發(fā)急性腎衰竭。
如果不是通過執(zhí)業(yè)醫(yī)師診斷開具的處方藥,千萬不能亂用,尤其是一些抗生素、消炎藥和止痛藥等,使用不當都可能對腎臟造成損傷,引起腎功能衰竭,不及時處理,可能進入終末期腎臟病,即尿毒癥。此外,在服用抗感冒藥的同時一定要多喝水,以加快腎臟對有毒成分的排泄。在服用抗感冒藥期間要禁止飲酒;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要慎用抗感冒藥。
治感冒不能“急于求成”,感冒一般需要約一周時間痊愈,若癥狀一直不好,要到醫(yī)院檢查,確認是不是其他疾病引起的。選擇藥物時,要認真閱讀藥品說明書,注意不同感冒藥的藥物處方組成不同,藥物含量也不同,一定要對癥選藥,不要重復用藥、超量用藥。感冒藥除了商品名外,還有根據(jù)成分起的通用名,要注意如“XX麻、XX撲、XX酚、XX美”等關鍵字,留心這些藥物的副作用。
引起腎衰竭的原因還有哪些?
引起腎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飲食不節(jié)
飲食不節(jié)包括暴飲暴食、長期饑餓、偏食、飲酒過度等,都會損傷脾胃,使其消磨水谷、化生精微、生養(yǎng)氣血功能受到影響。若脾胃長期受損,必致氣血來源不足,后天無以充養(yǎng)先天,故腎臟亦損;腎傷則腰府失養(yǎng),水之氣化不利,故見腰痛、水腫等癥;另外,脾胃虛損,飲食不化精微,反為濕濁。濕濁壅塞三焦,正氣不得升降,而見嘔吐不止和小便閉塞不通。
引起腎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二:情志所傷
長期情志不舒,憂思恚怒,肝失疏泄,肝氣郁結,三焦氣機不暢,一則橫逆而克脾土,肝脾不和,脾失健運,水濕泛濫;一則氣機阻滯,氣血運行不利,可發(fā)生氣滯血瘀,或肝郁日久,郁而化火,肝火灼傷腎陰,導致肝腎陰虛。
引起腎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三:外邪侵襲
腎病久治不愈,臟腑功能下降,氣血陰陽虛衰,衛(wèi)外無力,易遭外邪侵襲;驗轱L邪所傷,肺氣不宣,治節(jié)失職,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三焦不利,濕濁阻滯,傷及脾土;或因素體中陽不足,風寒冷氣乘虛侵入胃腸,寒實搏結中焦,使胃失和降,胃氣上逆,阻抑小腸,不能分清泌濁;或因痰濕內盛,邪熱入里,肺熱壅盛,痰熱搏結,阻塞肺絡而致氣喘不能臥;或因居處潮濕,涉水冒雨,水濕內侵,阻滯中焦,脾失健運,氣血化源不足,水濕困阻脾陽,甚或脾損及腎,脾腎陽虛,水濕濁邪不得運化,阻滯氣機變生諸證。
引起腎衰竭的主要原因之四:失治誤治
如在原發(fā)病治療中,治不得當,遷延日久;或妄投苦寒傷中敗胃之品,脾失健運,脾陽虛弱,傷及腎陽;或妄投辛熱,傷津耗陰,腎陰虧損,進一步導致氣陰不足;或只注意腎外疾病的治療,而忽視了對腎臟的調理,造成腎氣損傷;或用有毒藥物傷及脾腎,致使脾失健運,腎失氣化,水濕阻滯,濁毒內生。由于陰陽互根,脾腎氣虛或脾腎陽虛必然要陽損及陰,形成氣陰兩虛或陰陽兩虛的局面。
引起腎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五:煩勞過度
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疲勞過度則損傷脾腎;酒色過度,早婚多育,損傷腎氣,腎陽不足,命門火衰,火不暖土,脾腎兩虛。脾虛則嘔惡不食,腎虛則不能化氣行水,濕濁彌漫,波及他臟,最后五臟俱敗。
- 上一篇:腎衰竭吃什么好 推薦七款食療方
- 下一篇:夏季預防兒童出現(xiàn)腎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