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醫(yī)的角度來說,腎病時因外感六淫或內(nèi)傷器臟,是全身氣化功能異常所致。病變場位于肺、脾、腎、三焦。如果外邪致水腫的,病變部位長在肺部。所以古人歸納水有腫的基本病機為:其標在肺,其制在脾,其本在腎,其中以脾為制水之臟,實為水腫病機的關(guān)鍵。下面就根據(jù)腎病綜合癥的中醫(yī)病理,分別對六種類型的腎病綜合癥介紹不同的中藥療法。
第一、出現(xiàn)腎氣虛者:黃芪、黨參、山藥、白術(shù)、仙靈脾、桑枝、米仁;用水煎服。
第二、有脾腎陽虛者:桂枝、附予、白術(shù)、芍藥、姜片、豬茯苓、澤瀉、帶皮檳榔、陳葫蘆殼;清水煎服。
第三、出現(xiàn)肝腎陰虛者:干地黃、女貞子、杞子、知母、旱蓮草、茯苓、澤瀉、益母草;用水煎服。
第四、常見腎絡淤阻者:干地黃、當歸、赤芍、川芎、桃仁、紅花,仙靈脾、水蛭粉(吞);清水煎服。
第五、出現(xiàn)濕熱腫者:商陸、澤瀉、赤小豆、川椒目、帶皮檳榔、茯苓皮、羌活、大黃;用水煎服。
第六、外感風寒及風熱者:外感風寒著麻黃、白杏仁、茯苓皮、陳皮、大腹皮、桑白皮、生姜衣、車前子草,外感風熱用麻黃、生石膏、連翹、白茅根、黃芩、赤小豆、魚腥草、桔梗。清水煎服。
- 上一篇:腎病綜合癥的飲食護理
- 下一篇:誘發(fā)腎囊腫的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