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認(rèn)為,慢性胃炎多因長期情志不遂,飲食不節(jié),勞逸失常,導(dǎo)致肝氣郁結(jié),脾失健運(yùn),胃脘失和,日久中氣虧虛,從而引發(fā)種種癥狀。在臨床上應(yīng)根據(jù)病人的實(shí)際情況給予辨證論治。
1.肝胃不和證
證候:胃脘脹痛或痛竄兩脅,每因情志不舒而病情加重,得噯氣或矢氣后稍緩,噯氣頻作,泛酸嘈雜,舌淡紅,苔薄白,脈弦。
治法:疏肝理氣,和胃止痛。
方藥:柴胡疏肝散加減。
2.脾胃虛弱證
證候:胃脘隱痛,喜溫喜按,食后脹滿痞悶,納差,便溏,神疲乏力,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xì)。
治法:健脾益氣,溫中和胃。
方藥:四君子湯加減。
3.脾胃濕熱證
證候:胃脘灼熱脹痛,嘈雜,脘腹痞悶,口干口苦,渴不欲飲,身重肢倦,尿黃,舌紅,苔黃膩,脈滑。
治法:清利濕熱,醒脾化濁。
方藥:三仁湯加減。
4.胃陰不足證
證候:胃脘隱痛、嘈雜,口干咽燥,五心煩熱,大便干結(jié),舌紅少津,脈細(xì)。
治法:養(yǎng)陰益胃,和中止痛。
方藥:益胃湯加減。
5.胃絡(luò)瘀血證
證候:胃脘疼痛如針刺,痛有定處,拒按,入夜尤甚,或有便血,舌暗紅或紫暗,脈弦澀。
治法:化瘀通絡(luò),和胃止痛。
方藥:失笑散合丹參飲加減。
- 上一篇:慢性胃炎年輕化是怎么回事
- 下一篇:造成淺表性胃炎的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