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暈反復發(fā)作,原來頸椎作怪
50歲的安先生,近一年來得了一種怪病,有時會莫名其妙地出現頭暈,惡心,胸悶、心慌、呼吸困難、四肢發(fā)緊、出汗、內心極度恐懼感、嚴重時還會突然跌倒,并且發(fā)作次數越來越頻繁。一年來先后到北京、鄭州等多家大醫(yī)院的神經內科、心內科住院,按腦血管病、焦慮癥等治療無效。曾經由于懷疑心臟原因而接受心臟介入造影檢查。雖然多方求醫(yī)、但是還是不知得的是什么病,也不知道如何治療才好。曾經在北京一家醫(yī)院診斷他患有頸椎病,但是由于影象學檢查顯示頸椎病情較輕而不能斷定眩暈癥狀就是由于頸椎病所引起的,因此僅給予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
他抱著希望到河南省人民醫(yī)院骨科就診,省醫(yī)骨科醫(yī)師經過復查頸椎的X線片,發(fā)現他的頸椎第3和4節(jié)之間、第4和5節(jié)之間存在不穩(wěn)定征象,磁共振片提示上述兩個間隙的椎間盤退變,輕度脫出。通過詳細而縝密的論證,將該病診斷為嚴重型頸椎源性眩暈,五月中旬為其實施了頸椎前路椎間隙植骨穩(wěn)定手術。手術后,上述癥狀基本上完全消失,手術獲得預期的治療效果。
什么是頸椎源性眩暈?
頸椎源性眩暈也叫頸型眩暈,顧名思義是眩暈的產生與頸部有關,通常于頸部活動時出現,特別是猛然扭轉或過度后屈頸部時易于引起,有時輕微活動也可出現,如臥床或起床時,甚或夜間翻身時均可引起。其時,患者會突然感到眩暈,甚至感到“翻心”、嘔吐甚至大汗淋漓,閉目不敢動。輕者數秒即愈,重者可持續(xù)數日,或更長時間。
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青少年則罕見,性別上無大關系。任何職業(yè)的人均可患此病,但以頸部需經常固定在一個位置上的職業(yè)如會計師、縫紉工、汽車司機,或須經常注視電腦屏幕的工作者為多見。
癥狀發(fā)作時,可有旋轉,搖晃等感覺,而且大部分眩暈的發(fā)生、發(fā)展及加重與頸部活動勢改變有直接關系,尤其是在突然轉頭或頸部旋轉時誘發(fā)或加重,轉向某一側易導致發(fā)作,而轉向對側則能緩解癥狀有人將這種眩暈稱為一過性眩暈。嚴重的患者,甚至可以產生猝倒現象。猝倒發(fā)作前多無任何先兆,患者常處于某一體位,頭頸轉動時,突然感到頭昏、頭痛,兩下肢隨即發(fā)軟無力跌倒在地。發(fā)作過程中無意識障礙,跌倒后可自行爬起。
頸椎病引起眩暈的機理
最新研究結果認為頸椎病引起眩暈的機理,是由于頸椎骨質增生壓迫了供應大腦血流的椎動脈,椎動脈變狹窄;和/或由于頸椎間隙異;顒樱i椎節(jié)段性不穩(wěn)定)刺激了椎動脈,椎動脈異常收縮。兩種原因都會造成大腦缺血,從而導致眩暈的發(fā)作。目前認為頸椎節(jié)段性不穩(wěn)定在頸型眩暈發(fā)病中起到主要作用。
所謂頸椎節(jié)段性不穩(wěn)定,就是相鄰的兩個椎體之間發(fā)生了異常的活動。正常椎體之間由椎間盤相連接,椎間盤相當于一個關節(jié),允許椎體在正常范圍內活動,因此人們可以轉頭、低頭和仰頭,但是不允許椎體之間不正常的過度活動。就象軸承一樣,可以旋轉,但是不能夠上下跳動。當椎間盤退變后或者椎間盤脫出后,椎體間的活動超出了正常范圍,就象軸承的構件磨損了,軸承不但有轉動還出現了擺動一樣。異;顒泳陀锌赡艽碳ぴ谧刁w兩邊行走的椎動脈上的交感神經,神經興奮后,引起椎動脈甚至大腦內的動脈,以及負責平衡感覺器官的動脈發(fā)生廣泛的痙攣,從而導致腦缺血,出現一過性頭暈、惡性、心慌、胸悶等一系列癥狀。
如何診斷頸型眩暈?
關于頸椎源性眩暈的診斷問題是有待于研究的問題。有時診斷相當困難。我們知道,雖然多數眩暈是由于頸椎病所引起,但是,眩暈癥狀并非是椎動脈型頸椎病所獨有,耳鼻咽喉科、神經內科、眼科等許多疾病也可出現眩暈癥狀,如耳源性眩暈、腦源性眩暈、眼源性眩暈、外傷性眩暈、軀體疾病引起的眩暈及神經官能癥等。加上椎動脈其余任何一段病變缺血也可引起這些癥狀,且許多癥狀又易與其它多種疾病相混淆,確診椎動脈型頸椎病則較難。
在臨床上對其加以確診,—是要注意患者是否同時伴有頸痛、頸部活動受限等常見的頸椎病一般癥狀,X線片上是否有椎間節(jié)段性不穩(wěn)定,椎體骨質增生、椎間孔變形變小、椎節(jié)梯形變等改變或有否頸椎畸形;二是注意鑒別診斷。本型頸椎病,因發(fā)作時與梅尼埃病等其它眩暈癥有相似之處,故在診斷上有時需要進行耳前庭功能試驗、聽力等?茩z查,以便鑒別。診斷老年人患此型頸椎病時,還應考慮血管彈性和血管硬化等因素。
必要時需要借助椎動脈造影。椎動脈造影主要的征象為椎動脈狹窄,即在病變節(jié)段椎動脈喪失原來形態(tài),較相鄰節(jié)段細,并可有移位;或是受壓部位彎曲、迂回或阻塞。椎動脈造影對手術定位和手術方式選擇有益。此外,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可獲得更為滿意的椎動脈影像。
頸椎源性眩暈的治療
保守治療:服用改善腦血液供應的藥物,如每晚服用西比靈1片。頸部制動,佩帶頸托,減少椎體間的異;顒。經過系統(tǒng)的治療一部分可以緩解或不發(fā)作。
手術治療:雖然大部分椎動脈型頸椎病可經系統(tǒng)的保守治療而獲緩解或痊愈,但有以下情況者考慮手術治療: 1、有頸性眩暈或猝倒癥狀,經非手術療法久治無效者;2、 經選擇性椎動脈造影檢查已明確椎動脈受壓的部位、程度和范圍者;3、癥狀主要由患椎關節(jié)突移位引起,雖保守治療緩解,但病情反復發(fā)作,患椎長期不穩(wěn)定,嚴重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者;4、椎動脈造影、CT或核磁共振檢查發(fā)現椎動脈在橫突孔部因骨贅等因素受壓而導致明顯的供血障礙且癥狀嚴重者;5、椎動脈造影檢查發(fā)現椎動脈近側部由于解剖異常導致椎動脈明顯行曲、血流受阻且癥狀嚴重者。
手術治療的機理是解除頸髓的致壓因素,恢復頸椎周圍韌帶張力,穩(wěn)定受累椎體,避免對椎動脈的刺激和壓迫,改善大腦血液供應。
總之,盡管頸性眩暈發(fā)生機制與手術治療機理尚不十分清楚,但根據大量眩暈性頸椎病患者通過手術治療效果觀察,目前認為:頸性眩暈癥狀的產生大多不是由于單一椎動脈受壓所致,而解除頸髓的致壓因素,恢復頸椎周圍韌帶張力,穩(wěn)定受累椎體,行前路減壓、椎間盤摘除、植骨融合術對此類型頸椎病,不失為一種有效方法。
- 上一篇:疾病百科 頭暈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 下一篇:眩暈有什么不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