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是骨科常見疾病,是指因頸椎退行性變引起頸椎管或椎間孔變形、狹窄,刺激、壓迫頸部脊髓、神經根,并引起相應臨床癥狀的疾病。
頸椎病的基本病理變化之一是椎間盤的退行性變。頸椎間盤運動范圍較大,容易受到過多的細微創(chuàng)傷和勞損。其主要病理改變是:早期為頸椎間盤的脫水,髓核的含水量減少和纖維環(huán)的纖維腫脹,繼而發(fā)生變性,甚至破裂。頸椎間盤變性后,耐壓性能及耐牽拉性能減低?梢园l(fā)生局限性或廣泛性向四周隆突,使椎間盤間隙變窄、關節(jié)突重疊、錯位,以及椎間孔的縱徑變小。
椎間盤退變常會引起繼發(fā)性的椎間不穩(wěn)定,椎體間的活動度加大和使椎體有輕度滑脫,繼而出現(xiàn)后方小關節(jié)、鉤椎關節(jié)和椎板的骨質增生,黃韌帶和項韌帶變性,軟骨化和骨化等改變。而在椎體與突出的椎間盤及韌帶組織之間形成的間隙,由于有組織液積聚,再加上微細損傷所形起的出血,使這種血性液體發(fā)生機化然后鈣化、骨化,于是形成了骨贅。
很多年輕人患有此病,治療同時應該注意生活習慣,工作時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頸椎病患者注意休息,勞逸結合。患者需要定時改變頭頸部體位,長時間低頭工作之后抬起頭,向四周各方向適當?shù)鼗顒宇i部,不要總是讓頸椎處于彎曲狀態(tài)。伏案工作不宜一次持續(xù)很長時間,持續(xù)低頭2個小時以上,使頸椎椎間隙內的高壓在短時間內不能有效恢復,這樣會加重頸椎病病情。
應當減少工作量。頸椎病患者癥狀較重、發(fā)作頻繁時,應當停止工作,絕對休息,最好能夠臥床休息。這樣在頸椎病的治療期間,有助于提高治療的效果,促使病情早日緩解,機體早日康復。
工作中應該避免長時間吹空調。由于頸椎病的發(fā)病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寒冷和潮濕容易加重頸椎病的癥狀,所以患者應當盡量減少在氣溫過低,或者寒冷潮濕的條件下,長期低頭伏案工作,以防止加重頸椎病患者頸肩部疼痛癥狀。
- 上一篇:頸椎病患者如何擁有好的睡眠
- 下一篇:頸椎病為什么會引起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