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是嬰幼兒期常見的營養(yǎng)缺乏癥,一般人常稱本病為“缺鈣”,這是錯誤的,應是缺乏維生素 D。嬰幼兒期生長發(fā)育旺盛,骨骼的生長發(fā)育迅速,維生素D不足致使鈣、磷代謝失常,正在生長的骨骺端軟骨板不能正常鈣化、造成骨骼病變。
病 因
當維生素D缺乏時,即可引起本病,維生素D缺乏的常見原因是:
1、陽光照射不足 人體皮膚中的脫氫膽固醇經(jīng)日光中紫外線照射后可轉(zhuǎn)變?yōu)榫S生素D,這是人類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因此 缺乏室外活動者,因接觸陽光少而易患本病。
2、食物中鈣、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當 乳類中含維生素很少,如單純?nèi)轭愇桂B(yǎng)不另加維生素D制劑或少 曬太陽,可發(fā)生維生素D缺乏。人乳的鈣磷比例適宜(2:1),鈣的吸收率較高,而牛乳的鈣磷比例不當(1.2:1),鈣的吸收率較低,因此人乳喂養(yǎng)兒患佝僂病者較牛乳喂養(yǎng)兒少。
3、維生素D的需要量增加 某些嬰幼兒生長發(fā)育過快,維生素D供不應求。
4、疾病或藥物影響 胃腸、肝膽疾病可影響維生素D和鈣磷的吸收和利用。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物或糖皮質(zhì)激素可干擾維生素D及鈣的代謝。
- 上一篇:什么是晚發(fā)性佝僂病
- 下一篇:佝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