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
肩周炎全稱是肩關節(jié)周圍炎,是以肩關節(jié)疼痛和活動不便為主要癥狀的常見病癥。是肩關節(jié)周圍肌肉、肌腱、滑囊和關節(jié)囊等軟組織的慢性無菌性炎癥。頸肩松按摩膏快速消除肩周疼痛,堅持使用可以治好不在復發(fā)。炎癥導致關節(jié)內(nèi)外粘連,從而影響肩關節(jié)的活動。其病變特點是廣泛,即疼痛廣泛、功能受限廣泛、壓痛廣泛。本病好發(fā)于50歲左右的人,故又稱“五十肩”。因患病以后,肩關節(jié)不能運動,仿佛被凍結或凝固,故稱“凍結肩”、“肩凝癥”。
一、肩周炎病因
1、不注意保暖:很多人喜歡露肩睡覺,空調(diào)常開過夜,如此很容易造成肩部受涼,導致疼痛。另外,女性愛穿露肩膀的吊帶衫等時髦衣物,也是肩周炎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
2、手提包太重:不少女性的手提包都有1-2公斤,里面裝滿了化妝品、衣物,男性的單肩包里則有筆記本電腦、文件、器材等重物,整天如此負重,很容易導致肩周炎。
3、單肩包:以前上學時背著雙肩包、再沉的重量也會分散,但現(xiàn)在工作了背著單肩包,由于一側肩膀需要承擔大部分重量,人會不自主地將這側肩膀上提,肩膀一直處于緊張狀態(tài),患上肩周炎也就不奇怪了。
4、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白領工作、休閑都需要使用電腦,如此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很容易讓肩膀過度緊張、導致肌肉僵硬。
二、肩周炎癥狀
1、肩關節(jié)活動受限。肩關節(jié)向各方向活動均可受限,以外展、上舉、內(nèi)外旋更為明顯,隨著病情進展,由于長期廢用引起關節(jié)囊及肩周軟組織的粘連,肌力逐漸下降,加上喙肱韌帶固定于縮短的內(nèi)旋位等因素,
使肩關節(jié)各方向的主動和被動活動均受限,當肩關節(jié)外展時出現(xiàn)典型的“扛肩”現(xiàn)象,特別是梳頭、穿衣、洗臉、叉腰等動作均難以完成,嚴重時肘關節(jié)功能也可受影響,屈肘時手不能摸到同側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時不能完成屈肘動作。
2、怕冷;技缗吕,不少患者終年用棉墊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風。
3、壓痛。多數(shù)患者在肩關節(jié)周圍可觸到明顯的壓痛點,壓痛點多在肱二頭肌長頭腱溝。肩峰下滑囊、喙突、岡上肌附著點等處
4、肩痛。起初時肩部呈陣發(fā)性疼痛,多數(shù)為慢性發(fā)作,以后疼痛逐漸加劇或頓痛,或刀割樣痛,且呈持續(xù)性,氣候變化或勞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頸項及上肢(特別是肘部)擴散,當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牽拉時,?梢鹚毫褬觿⊥,肩痛晝輕夜重為本病一大特點,多數(shù)患者常訴說后半夜痛醒,不能成寐,尤其不能向患側側臥,此種情況因血虛而致者更為明顯;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則對氣候變化特別敏感。
5、肌肉痙攣與萎縮。三角肌、岡上肌等肩周圍肌肉早期可出現(xiàn)痙攣,晚期可發(fā)生廢用性肌萎縮,出現(xiàn)肩峰突起,上舉不便,后彎不利等典型癥狀,此時疼痛癥狀反而減輕。
三、肩周炎的治療方法
1、物理治療:
活動關節(jié),可以自由伸展關節(jié),或以某物為支撐拉伸關節(jié),持續(xù)一定時間。物理治療應是肩周炎治療的首要措施,但往往需要配合一定的肩部運動,日常鍛煉療效較好。疼痛的出現(xiàn)往往預示著病情加重,也可能是出現(xiàn)炎癥的標志。此時,需要進行抗炎治療。但一般不主張早期應用,多在疼痛難以忍受時才進行抗炎治療。
2、中醫(yī)治療:
肩周炎初期,中成藥可選用木瓜丸、小活絡丹、國公酒治療。湯藥可選用經(jīng)驗方:柴胡10g,當歸10g,白芍10g,陳皮10g,清半夏10g,羌活10g,桔梗10g,白芥子10g,黑附片10g,秦艽10g,茯苓10g。以白酒作引,水煎服,每日2次,飯后服。
肩周炎后期,中成藥可選用大活絡丹、舒經(jīng)活絡丸、五加皮酒治療。湯藥可選用經(jīng)驗方:當歸30g,丹參30g,桂枝15g,透骨草30g,羌活18g,生地黃30g,香附10g,草烏9g,忍冬藤40g,桑枝20g。水煎服,每日2次。
3、藥物治療:
主要是抗炎治療。必要時可進行手術治療,在局麻或全麻下進行。
除了針對不同病程采取不同的治療措施外,還應針對肩周炎病情的嚴重程度考慮治療措施。在這一點上,國外觀點認為,可根據(jù)被動運動試驗中因疼痛而造成的運動局限和終未感覺來判定其嚴重程度并指導治療。假如被動運動中,病人的疼痛發(fā)生于終未感覺前,此時肩周炎往往是急性的,不宜采取主動運動體療,如果病人的疼痛發(fā)生于終未感覺的同時,可適當采用主動運動體療,當達到終末感覺時無疼痛,應采用主動運動體療。
四、防治肩周炎的簡單方法
1、正身雙手爬墻:患者面向墻壁站立,雙手或患肢上抬,扶于墻上,使雙側或患側上肢盡量高舉,達到最大限度時,在墻上作一記號,然后再徐徐向下返回原處。反復進行,逐漸增加高度。長期堅持,對肩周炎的防治大有益處。
2、體后拉手:患者自然站立,在患側上肢內(nèi)旋并向后伸的姿勢下,健側手拉患側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側并向上牽拉。
3、展臂站立:上肢自然下垂,雙臂伸直,手心向下緩緩外展,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后停10分鐘,然后回原處,反復進行。
4、頭枕雙手:患者仰臥位,兩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頭后部(枕部),先使兩肘盡量內(nèi)收,然后再盡量外展。
5、旋肩:患者站立,患肢自然下垂,肘部伸直,患臂由前向上向后劃圈,幅度由小到大,反復數(shù)遍。
6、自我按摩:在足四五趾縫間可以找到一壓之特痛點,該點是治肩部疾病的特效點。左肩痛壓右足,右肩痛壓左足,每次按十分鐘。
肩關節(jié)粘連的患者,囑家屬配合搖肩關節(jié),即交會家屬一手固定肩關節(jié),另一只手握患者手腕劃圓,力量由輕而重,每次20分鐘,一天兩次。
- 上一篇:易致肩周炎的生活習慣
- 下一篇:防治肩周炎的七個方法